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0日讯 (记者 顾广澈) 近日,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合生元、多美滋、美赞臣、惠氏、雅培、富仕兰(美素佳儿)等奶粉企业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价格偏高,已涉嫌价格纵向垄断,目前发改委正在对其进行反垄断调查。在此压力下,多数企业选择了直接降价,然而合生元却
以增加向消费者返还积分的方式变相降价。对此,有消费者表示:“这远没有直接降价来的实惠,一看就是诚意不足。”
承认垄断却拒绝降价 合生元硬扛
国家发改委7月2日证实,正在对合生元、多美滋、美赞臣、惠氏、雅培、富仕兰(美素佳儿)等多家奶粉企业进行价格反垄断调查。消息公布后,惠氏首先宣布下调主力产品价格,平均降幅11%,最高降幅达20%。紧接着,多美滋、贝因美等企业也宣布降价,但合生元却始终不采取降价措施。
7月9日,在强大的压力面前,合生元发布公告承认,公司此前和经销商签订的有关协议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并称已经开始修订。
合生元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之全资附属公司广州市合生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目前仍在接受国家发改委的调查,“广州合生元在配合发改委调查的过程中认识到,在与经销商签订的协议中约定固定产品价格及限定产品最低价格的条款可能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第十四条第一款及第二款的规定”。对此广州合生元已着手对原协议中涉及到的固定价格、最低价格及其相关的条款进行修订,以符合《反垄断法》为原则,并于近日开始重新签订经销协议。
据发改委相关人士透露,此次涉案的奶粉企业主要通过一系列手段控制经销商的转售价格,其中就包括对不遵守价格规定的经销商进行罚款、扣除返利、停止供货等处罚。
但也有快消企业高管对此提出了质疑,“一般的快消品公司都会对终端价有指导,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经销商窜货,另一方面是稳定价格维持市场占有率。”在他看来,厂商限定经销商转售价格无可厚非,但一旦形成了书面协议,就有可能触犯法律。
知情人士表示,国家发改委已经对涉案企业开出罚单:处罚金额在几百万元到上千万元不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接受反垄断调查的五大进口品牌奶粉5年来的平均涨幅超过50%。
送积分活动被指变相降价 消费者不买账
然而,虽然没有直接采取降价措施,但合生元公司却表示,将对公司婴幼儿配方奶粉全系列产品实施新的促销办法,通过回馈消费者积分的方式实现产品零售价格优惠。即从7月10日开始给奶粉消费者额外赠送50%积分(即原积分的1.5倍,每10积分可被消费者用作相当于1元人民币的价款来兑换集团产品),最终积分回馈使消费者能够享受约11%左右的建议零售价格优惠。
业内人士认为,合生元此举相当于变相降价,但该手法不太“高明”。目前广州合生元仍处于调查阶段,而最后的处罚有轻有重,公司此举或给政府一个信息反馈,其诚意还不够。
对于为什么合生元选择送积分?合生元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与雅培、惠氏这些消费者熟悉的奶粉品牌不同,合生元实行的是活跃的会员消费体系,去年全年奶粉销售收入的约90%来源于消费者会员,采用送积分的形式,是想借此来提高会员活跃度,同时拉动集团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据了解,消费者任意购买公司产品,无金额限制、登记个人简单信息后即可成为会员,消费即可获得积分。该负责人称,目前还没有确定回馈积分最终的截止时间。
对于合生元通过赠送积分来变相降价的举动,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消费者张女士昨日表示,这其中局限性太大,远没有直接降价来得实惠。消费者王先生也认为,合生元送积分明显诚意不足,对企业来讲是好事,消费者拿着这些积分还是要再消费他家产品的,这直接刺激了企业产品的销量,但消费者自己可以控制的灵活度就没那么高了。
奶粉市场价格体系复杂 未来价格仍有上涨可能
一位在此次奶粉反垄断案中代理某洋品牌奶企的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企业自身而言,降价就意味着让利,让利的多与少以及发改委最终对其处罚的多少也是一场博弈,如果最后又被罚款了,又降价了,损失会更大,不如观望。
接近发改委的调查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外资品牌在欧美市场经营多年,对纵向反垄断行为非常了解,只是在中国市场上发现行业内都这么干,觉得没问题。据了解,发改委已掌握近10家国内外奶企纵向垄断行为证据,并将会尽快结案,根据各企业不同的整改表现做出惩处。
对于目前各大企业降价幅度,奶业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些奶企的降价幅度都不大,仅可以视为对国家反垄断调查的一种响应。
该负责人称,仅依靠对奶粉企业进行反垄断,还不足以降低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整体价格水平,一罐奶粉的售价中有一半以上是各级经销商、代理商的费用,仅仅让奶粉生产企业降价是有失公允的,各个环节的价格都需要降。未来如果经销商、代理商或者商场的费用上涨,奶粉生产厂家也要被迫涨价。
此外,乳业专家宋亮指出,近日关于进口奶粉的两个政策都可能带来洋奶粉供给不足的风险,一个是5月1日公布的进口奶粉管理办法,一个是上月九大部委联合发文整顿奶粉行业。整体来看,提高了进口的门槛,同时要对一些不合规、不合法的进口奶粉进行打击,这意味着对于已存在的进口奶粉企业,要有一些退出市场,对于要进来的意味着进入风险增大。
一系列政策表明未来进口奶粉的供应量有可能下降,而国内洋奶粉消费量仍在不断上升,供应量的下滑很容易导致供不应求,加上目前洋奶粉因为降价带来的利润损失,不排除未来会有新一轮报复性价格上涨。
作者:顾广澈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