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
规行为将是重点,或新增乡村一级政府债务审计
“近日,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国家审计署网站28日挂出的一条短消息,瞬间传遍市场,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地方政府债务“黑洞”已经引发中央高度警觉。专家认为,地方政府的违规融资行为将是此次审计的重点,同时乡村一级政府债务情况也有望纳入审计。
有媒体报道称,审计署目前已开始培训,并将于8月1日起全部进点。《经济参考报》记者就此于28日联系审计署,询问其对全国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的具体时间表以及步骤措施等相关事宜,不过,审计署新闻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作还在进程中,没有更多信息可供发布。”
政府性债务包含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以及一些其他相关债务,尤其是一些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并非第一次。审计署曾于2011年3月至5月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本级及所属市(地、州、盟、区)、县(市、区、旗)三级地方政府(以下简称省级、市级、县级)的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除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万亿元。此后,审计署并未进行过全国性的政府性债务审计,而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间,审计署也曾对36个地方政府本级2011年以来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审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7月首次公布其对中国政府债水平评估称,2012年广义政府债务(包括中央和地方预算内及未列入地方预算内的,如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已超过GDP的45%。而据渣打银行日前发布的《亚洲债务大起底》报告估算,截至2012年末中国政府债务占GDP的78%。虽然不少国内或国外的机构给出了各种估算,但目前政府性债务规模并无官方的权威统计。
“中国究竟有多少地方政府性债务?这个连地方政府自己都说不清。只有全面的政府性审计,才能给政府债务管理提供更充分的信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有业内人士表示,地方政府债务期限结构如何,以哪些方式筹借,偿债率多大,履约记录如何,由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资本运用情况如何,所投资的项目是否能自行维持债务偿还与周转,这些都需要权威的统计。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政府性债务审计是全国范围的一次摸底,我估计会比2010年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更彻底、更全面,主要是看2010年以来地方政府又新增了多少债务。”有媒体报道称,不同于2010年的三级地方政府审计,此次审计署将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摸底调查,新增了对乡村一级债务的审计。针对五级政府审计的说法,审计署新闻处相关负责人并未予以证实,不过在业内专家看来,这种可能性非常大。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人士曾对记者表示,“在一些乡和县,地方政府财政和债务问题非常严重,特别值得重视。”
“应该说,现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较为集中。但是,风险到底有多高,能不能转化为危机,会不会失控,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统计渠道。”王雍君告诉记者,“现在关键的一步就是识别、预警,看哪里有危机。审计的重点将是对违规的审计,比如违规担保、违规借款、债务资金的违规使用等。通过这个过程了解地方政府的债务究竟有多少,就可以为预警提供宝贵的信息。”
而市场则担忧此次审计将对市场产生“地震式”的影响。光大证券曾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期的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工具(LGFV)约有人民币1270亿元(合210亿美元),几乎等于上半年627亿元的两倍,规模为2000年以来最高。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从市场角度看,地方债的风险非常大。他进一步解释道,“地方政府常通过借新债还旧债,审计进入后,对资金来源查得比较认真,举新债不那么容易了。如果不让借新债了,那么旧债的偿还压力就比较大了。这种风险是普遍性的。”不过,李迅雷也指出,和地方融资平台相关的银行贷款、企业债券、信托产品都会受影响,产品的发行规模可能会减少,不过其他方面的影响应该不大。
实际上,在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已经成为和房地产泡沫同样引人担忧的风险,甚至有人担忧中国某些地方政府因为过度举债而面临破产危机。如何才能彻底化解地方债危机?杨志勇指出,这需要制度性的改革。“要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问题,不能靠堵,只能靠疏导。所以,要逐步放开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权力,只有债务更加透明,风险才更容易防范。现在已经有6省市进行了自行发债试点,但规模还小,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容。”杨志勇说。
王雍君则指出,“地方政府不问责债务、问责政绩。官员出政绩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借钱。等要还债的时候领导已经调离或者晋升了。债务问责机制的漏洞不容忽视。”
(编辑:朱逸)
作者:张莫 赵婧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