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威尔芬斯(欧洲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所所长)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其在世界贸易中的头号地位,为人民币在世界货币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方面,随着贸易的增长速度持续高于世界经济中资本流通的增长率,世界更需要一个高度流通性和低通货膨胀的国际货币。另一方面,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将更有利于其经济的全球化。
国际储备货币是一种通常被众多银行家在其投资组合中持有,并被众多债券发行者用来作为优先通货的货币。在当今的国际储备市场中,美元和欧元作为领导者分别约占有55%和25%的市场份额,其次是瑞士法郎、英镑、日元,这些货币的国际市场占有量均为10%以下。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国际贸易地位的攀升,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被提上日程。人民币若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首先,国际储备货币的持有国家应该是贸易大国,这能够直接反映该国赎回持有货币并转化为有用产品和服务的潜能,这一点中国已经具备。
其次是稳定的低通胀率,这需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中央银行对维持物价稳定的目标作出明确的承诺。毫无疑问,中国央行在严格的竞争政策的要求下,可以在未来数年内提供一个明确强调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以确保较低的通胀率。
再次,国际储备货币的持有国应该拥有世界级的稳定银行体系,政府必须谨慎地限制其债务占GDP的比例。在这个世界级的银行体系中,必须执行全面、透明和一致的监管。大型银行应该有一个独立的机构监督,监督者们必须拥有精湛的管理监督技术并享有适当的报酬,否则,监督机构将面临着腐败问题和管理不足。
同时,银行需要有足够多的专业人才以应对金融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复杂问题。就这一点来说,中国已经拥有一大批出色的银行家。
最后,作为储备货币,还需要具备全球范围内的高流通性。这可以通过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金融业中的主力企业来实现。在这一点上,具有高流通、低波动性的人民币资产,加上其可观的回报率,再次满足了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条件。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全球金融市场中,中国会展现出其强大的力量,人民币会成为长期拥有高市场占有率的货币储备。
当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后,中国也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即庞大的国际投资组合转变,可能会偶尔给国家的汇率带来波动,并且中国央行可能将暂时面临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问题。
但是,瑕不掩瑜,中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地位将更快得到认可,银行系统也能得到迅速的完善与性能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即使中国在2030年只有20%的国际外汇储备市场,也会使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有0.5%左右的增加。换句话说,中国可以免费进口接近GDP 0.5%左右的货物,如果中国在国际外汇储备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高, 长远的福利也可能会进一步优化。(支点杂志2013年8月刊)
(翻译整理:于楠)来源《支点》杂志)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