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要扩容了。据说现在大家都很忙,地方政府忙于出政策支持企业上“新三板”,中介机构忙于挖掘“新三板”的上市企业资源。政府出钱出力是为了政绩,券商和中介机构忙则是为了赚钱。虽然比起在主板或创业板IPO来说,“新三板”赚的钱不多,但苍蝇腿儿也是肉呀
。何况这些都是重要的企业资源,难保“新三板”企业中不会长出一两颗“苹果”,好戏还在后头呢!
按照目前的上市规则,“新三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而为了学习美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鼓励创新的NASDAQ模式,我国资本市场也没少折腾。
1992年前后推出的NET和STAQ在厦门、成都等少数几个城市很是火了一把。我不知道成都为什么火,可能是因为红庙子的草根交易活跃的缘故吧。但厦门的火却是由于某大学几个留洋回来的博士,以他们喝过洋墨水的专业号召力告诉大家:STAQ就是中国版NASDAQ,潜力无限呀。后来这几个专家怎么样了不知道,反正这把火把厦门不少人的钱给折腾没了。
不过,要说人家也还真没忽悠你,美国的NASDAQ模式本来就是给大量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然后从中可能成长出一两个卓越的企业。当初NET和STAQ这两个市场,总共也就上了那么十多只股票,后来不也成长出“海南航空”这样的优秀企业吗?若说成功率,也算够高的了。
交易火了没两年,NET和STAQ就歇菜了。然后半死不活地拖到1999年,这两个交易系统寿终正寝。但已经上市的股票可套了不少小股民在里面,也不能没个说法就给停了。于是乎,和主板市场已经退市的股票,一起打包整了个“三板”交易。还弄了个中国人很不喜欢的数字“4 ”作为股票代码的开头。
不知是当初整这玩意的哥们故意要恶心这些“死”掉的上市公司呢,还是无意中搞的,反正让做股票的人心里很不爽。这也难怪呀,人家连交通信号的“绿灯”都忌讳,何况说“4”呢!
2009年,法律意义上的“创业板”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不过实际运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这都什么创业板呀,利润上亿元的企业也叫创业企业?这不忽悠人吗?整一个就是翻版的主板。
虽然上市法规上的标准很有点扶持创业企业的味道,但实际执行下来,根本就变了样。没有个几千万的利润想上创业板,门都没有。当然也有几家利润2000多万元的企业成功上市,这些除外。
不过这也怨不得监管部门,中国企业实在太能骗了,防不胜防呀。所以监管部门在内部弄了个不行文的“标准”,没个三五千万利润你别来。用某些从业人员的说法:“知道你骗,但5000万利润扣掉2000万水分也还有3000万。如果是2000万利润,扣掉2000万就没了。”
为了贯彻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意图,新三板扩容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而且经过这么十几二十年的发展,股民的投资理念和风险承受能力比NET和STAQ推出时成熟多了,监管机构的监管思路和监管手段也比当时成熟了。
更重要的是,经过30多年准市场经济的培育,也有了企业基础,大量充满活力的小型民企出现了。否则像当年个人办了企业动不动就“投机倒把”,还得弄顶街道办或村委会的“红帽子”。干活累得像鳖孙,产权却不是自己的。要想像美国NASDAQ一样弄个几千家上万家规范的企业上市,去哪找呀?现在至少供应端的资源足够丰富了。
新三板是值得期待的,大量小型企业可以获得进入产权市场的门票,提升企业的知名度,打通直接融资通道。这对于小型民营企业的确是一个很值得期待的福音。
不过,相对于普通的股票投资者,我倒也不觉得值得为“新三板”的开通欢呼雀跃。即使是那些符合准入条件,有符合条件的“股龄”和达到标准规模资产的投资者,也不要轻易去窥觊这块“肥肉”。
“新三板”毕竟不同于主板和创业板的公司。主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怎么着也有一定的业务规模和盈利基础。从中国有A股市场以来的实际运行情况看,企业死亡率还是比较低的。
而且,在主板上市的企业,即使原来的主业死了,还可以在其他企业“借尸还魂”的时候卖几个亿。“新三板”则肯定会快速淘汰一些生存不下去的企业,而且这些企业死了估计连个渣子都不会剩。
我倒是觉得,“新三板”更适合PE(私募股权基金)去做。一些具有产业经验的PE可以利用他们强大而成熟的产业研究经验和企业价值判断能力,在这里找找有没有中国版的“苹果”或“脸谱”(Facebook),或许还真能发现某些股评人士忽悠的“上涨一千倍的股票”。但是,在这个市场,产业/企业研究能力肯定比股票交易技术研究能力更重要。
(作者为资深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
(编辑:罗懿)
作者:曾梓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