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分税制后,地方政府对于新区的建设已经从之前的产业高地转变成土地财政变现的工具。大多数新区,由于缺乏人口聚焦和产业聚焦的能力,地方政府不顾自身实力,霸王硬上弓,最终导致了新区变空城最终变鬼城乃至死城。
最近以来,十堰、兰州、延安造新城更成为了舆论热点。对于当前中国的新城建设,需要采取辩证的态度来看待,趋利避害更好的进行新区建设,让其成为新平台而不能成为新负担。
对于中国的新区建设要用一种客观全面的观点来看待,既不能认为新区万能,也不能认为新区就是新祸害,而是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来对待新区建设的规模、速度和标准。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否定或者肯定。
中国的新区,曾经应该是改革开放后重要亮点之一,深圳、浦东新区、滨海新区都为提振中国经济、培育出三大城市群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往往还是成本最低的路径,也是中国快速对接国际市场,分享全球化红利的主要平台。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分税制后,地方政府对于新区的建设已经从之前的产业高地转变成土地财政变现的工具。这主要的原因在于分税制后,中央财政收入比例增高,地方财政比例下降,而且地方的事权不断的增加;同时在GDP和城市基础设施、民生投入的区域竞争中,地方政府已经不能从分税制中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总收入中去实现上述事务的收支平衡。于是,在土地财政的刺激下,地方政府必然会选择通过建设新区的方式来募集自身的财力。当然,新区建设过程中,必定也会赋予一定的产业承载、人口聚焦的功能,也会通过制造业、服务业来解决就业和增加税收。从这个理由上不难解释当前中国新区数量风起云涌的现实。
下面这组数据可以更说明当前中国新区建设的热度,从有关机构最近调查的12个省、地级以上城市共156个,其中提出新城新区建设的有145个,占92.9%。12个省会城市全部提出要推进新城新区建设,共规划建设了55个新城新区,其中沈阳要建设13个新城新区,武汉也规划了11个新城新区。在144个地级城市中,有133个地级城市提出要建设新城新区,占92.4%,共规划建设了200个新城新区,平均每个地级市提出建设1.5个新城新区。在这12个省的的161个县级城市中,提出新城新区建设的有67个,占41.6%。大多数城市已经将新城新区建设付诸于行动,并非仅仅存在于规划。
从当前中国新区建设情况来看,应该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喜忧参半。一部分确实发挥了新区新空间,缓解了主城区的承载压力,培育出了新的产业和人口聚焦,成为了新的增长点,也成为了城镇化新的大平台。如郑州的郑东新区,通过产业先导、基础设施伴行,市场化主导等模式,通过十多年的建设,已经在100公里上承载了100万人口,成为了郑州和河南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档服务业的聚集地。如陕西的西咸新区,通过田园城市建设,有利的推动了西咸一体化,为关中城市群做强做大奠定了新的基础。
但也要看到大多数新区,由于缺乏人口聚焦和产业聚焦的能力,地方政府不顾自身实力,霸王硬上弓,最终导致了新区变空城最终变鬼城乃至死城。
基于以上现实,对于新区的建设不能采取简单的一刀切做法,而是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新区的建设规模和速度。地方政府是否决定建设新区关键要从产业、人口未来聚焦能力和主城区的承载力,以及自身的财力和新区建设的地质、生态难度来决定。
对于中国新一轮城镇化,城市群将是主体形态,也就意味着未来更多的人口将从农村和小城镇向以特大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聚焦。伴随的也是产业聚焦也会走这种路径。那么对于新区的建设也要遵循这种“二八定律”,避免出现投资浪费和空城。原则上对于县城和非大城市群范围内的新区不宜扩大规模,而是要将更多的新区资源集中于城市群范围或者省会城市为主的特大城市里面。当然对于有特殊的政治、国防需求、有旅游、文化资源的非特大城市可以建设一些新区,加大非经济因素主导的城市建设规模。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延安、喀什等是这类为数不多的特例之一。
对于旧城的承载力要做评估,主要从两个指标来看,一是旧城单位平方公里人口承载量,二是未来人口聚焦的趋势。应该说建成区一平方公里承载1万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指标,不要轻易的建设新区,毕竟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只能走集约化的城镇化建设之路。而未来人口聚焦的趋势,既要看到中国人口总量封顶的现实,城市间人口会出现零和博弈,此消彼长;也要看到未来进入城市的人口是日益收入较低的农民进城,新区不能采取更高标准来提高农民进城的门槛。
新区建设必须要自身财力和生态地质建设条件,这是延安建新区的挑战。很多建设新区的地方政府总体上可用财力不是很宽裕,尽管建设新区的资金更多的是靠社会资本,但政府肯定需要通过建设基础设施来予以引导,而且有些地方建设新区的地质和生态有很高的条件,不是适合城市建设的平原地区。基于这种现状,和新区建设可以采取逐步推进,分片实施的办法,不要急于抢时间,这样既可以考虑到财力的承载能力,也可以减少社会舆论的压力,以及对于生态保护的质量。
总之,中国新区建设不宜一刀切予以否定或者肯定,对于全国各地新区必须采取合理的战略、务实的路径,从而实现新区建设最终能够提供新价值,新平台而不是新负担。
(作者系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