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人们在新闻中直面贪腐,看到落马官员的坦白与抗辩,这被称为改革触动既得利益的群体,可人们却很少看到对贪腐背后机制的分析,同一个岗位接二连三的贪腐屡见不鲜,人们甚至看到落马官员还会替之感叹“他还是做了不少事的,只是运气不好罢了”。
周二市场的大新闻当然是微软并购诺基亚,老牌软件巨头与硬件厂商开启了新篇章。这个行业的整合并购,往前看有爱立信与索尼、谷歌与摩托罗拉,有成功有失败,若干关于并购的新闻和更多关于并购的传言都是消费电子市场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下的竞争体现。
在并购新闻中,新闻稿中最长出现的就是“强强联合”,国人对企业要做大做强的概念并不陌生,但做大与做强却并不一定有着必然联系。大而不倒靠政策贷款维持度日的僵尸企业并不罕见,在并购中似乎很难看清企业到底是要做大,还是要做强。
而在并购中,还有潜在的一种情况是企业遇到发展障碍中的问题,渴望用并购产生的杠杆作用撬动变革,从体量上去改变竞争格局。比如国内资本市场上的并购游戏,最新的潮流就是上市公司接二连三的并购手机游戏企业,有着良好现金流的手游行业成为不少上市公司的成长概念,除此之外还有公关公司并购广告公司,视频企业整合电影概念资源等等。
无论是高举做大做强的所谓强强联合,还是指望并购解决发展障碍的,都有自身的一套逻辑。分析并购背后的逻辑,往往能呈现出精彩的商业故事。
而在改革过程中,“强强联合”往往出现在用行政指令撮合的大企业,大是大了,强不强则各有说法。人们看到更多的是要用改革去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但是要找寻中国改革的逻辑却似乎更为艰难。
看新闻久了最怕的就是烂尾新闻。比如2011年说的要用5年时间要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如今时间过半,刚开始新闻铺天盖地,各省都列出各自指标,如今新闻却没了下文,这项改革能否说是虎头蛇尾?
人们在新闻中直面贪腐,看到落马官员的坦白与抗辩,这被称为改革触动既得利益的群体,可人们却很少看到对贪腐背后机制的分析,同一个岗位接二连三的贪腐屡见不鲜,人们甚至看到落马官员还会替之感叹“他还是做了不少事的,只是运气不好罢了”。
过往改革的路径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如今一摸30年,改革的逻辑原本应该清晰,改革不仅应有路线图,还应该有时间表。可在时间面前,改革一拖再拖。看看那难产的住房信息联网时间,人们真会为新闻里揪出的房叔,房姐体现的“改革触动既得利益群体”叫好吗?
政府机构要改革,经济结构要改革,改革在攻坚,一攻好多年,结果却总是左攻攻,右动动,攻不动见舆论不关注了正好束之高阁,改革需要推动,可是说到底是哪个在推改革哟?
(作者系资深财经媒体人)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