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来,关于优先股的消息不断吸引着投资者的眼球。
继7月中旬与本月初中国证监会两次表示优先股“开展试点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之后,日前更有媒体报道称,证监会已经数次召集各大银行董秘,讨论银行通过发行优先股融资的可能性。这或许表明,优先股离市
场已经越来越近。
随着挂牌上市公司的增多与再融资门槛的降低,以及监管部门创新地推出了定向增发的举措,每年上市公司再融资额早已超过新股IPO的融资额。而在上市公司再融资中,银行股再融资又常常形成一道道“风景”。这不仅与银行类上市公司的特殊性有关,更与其每次抛出的融资额有关。如今年兴业银行定增融资237亿元,招行配股募资275亿元,都是其他上市公司难以企及的“高度”。
银行股的再融资模式,凸显出其大肆“圈钱”的本质。融资、大举放贷导致资本充足率降低,然后是再融资、再次疯狂放贷,资本充足率再次“报警”,新一轮融资启动,银行类上市公司已形成如此般的恶性循环。从首发IPO融资到增发、配股、可转债,只要能采用的方式都不会放过,如果在A股无法融资,他们就会把目光投向H股市场。
这种巨额再融资行为,在改变市场利益分配格局的同时,也常常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如2008年1月中国平安的天量“圈钱”方案,就曾导致沪深两市连续暴跌,也宣告了一轮大牛市行情的彻底终结。尽管如此,融资作为资本市场的一大基本功能不可被“抹杀”。对于动辄抛出足以严重打击投资者信心的银行股再融资来说,推出优先股无疑是一大福音。
相对于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等融资方式而言,银行类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更具优势。
其一,银行股再融资基本上都是大手笔,百亿元规模以下的融资已经很少见。采用其他方式融资,在上市公司将钱圈走后,市场其实还面临时增发、配股等股份上市后的套现行为。融资规模大,意味着今后解禁股份对市场造成的压力大,由于优先股不上市流通,既不会从市场中抽血,也不会像限售股解禁一样造成压力。
其二,优先股发行一般不存在风险,毕竟其投资者追求的是固定的股息收益,而其他几种方式则不一样。像增发与配股,一旦市场行情不好,其股价就可能击穿增发价格与配股价格,此时没人愿意“飞蛾扑火”,类似事例在A股市场中不胜枚举。可转债也一样,如果股价低于转股价格,投资者会选择用脚投票,也预示着上市公司再融资失败。由于银行股普遍“很差钱”,再融资失败的后果不言而喻。
其三,防范利益输送。为了成功“圈钱”,一些上市公司不惜向再融资参与者实施利益输送,在选择时机上进行精准的把握。如去年8月东北证券定增融资40亿元,其发行价格为每股11.79元,而近五年来其最低价为每股11.5元,定增参与者几乎买了个“地板价”。上市公司钱圈到手了,参与定增者也赚得盆满钵满,两者皆大欢喜,但如此再融资,不免利益输送的嫌疑。只要银行发行优先股的价格合理,就能对利益输送行为说“不”。
其四,每隔几年,银行股都会迎来一波融资潮,并且其“胃口”越来越大,常常导致市场不堪重负。相对而言,优先股制度能更好地满足银行股的融资需求,也更适合目前A股市场的现实需要。
作者:曹中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