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老、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上,城乡都不能实现平等,何谈其他?
据9月15日新华社报道,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成为六大政策之一。然而,记者在黑龙江、广西等地采访获悉,新农保自试点开始以来,每月55元
基础养老金一直没调高标准,“55元能干啥?2009年可以买一袋面,现在只够买半袋。”黑龙江一农民说。
新农保成了“鸡肋”,这是必然的。当时在设计制度的时候,思路就有很大问题,养老保险,为什么要针对农村单独设计一套制度?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只有城镇养老保险的几十分之一,这种制度设计的依据何来?
显然,而决策者是认为,农村的生活成本低,农民自己种粮种菜,日常开支小,而且有官员还公开说过,土地就能给农民足够的“保障”,言下之意,农民能养活自己,国家另外给发养老金,这是格外的恩赐。
这些决策者的思路,显然一点不接地气。农村的生活成本低吗?以我了解的为例,我老家江苏农村的生活成本,基本和城市没两样,甚至不少方面比城市还高。
首先,许多农民虽然自己种粮种菜,但是粮、菜这些基本生活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开支中,所占比例本来就很低,更何况,现在农民愿意种粮种菜的越来越少,食品基本都靠到市场上购买。
其二,由于流通体制不发达等因素,许多农村销售商品的价格,要高于城市。根据我母亲来北京生活几个月后曾惊叹,北京超市的商品要比老家便宜很多。
这一点我和许多朋友交流后都达成了共识,北京这地方,除了房子贵,其他从农产品,到生活用品,以及水电气,都要比农村便宜。
其三,农民所谓的土地“保障”,根本不值一提。土地能保障什么?不就种点东西吗,但是算上种子农药以及人力的投入,基本种什么亏什么。现在许多农民选择吧土地租出去,但租金少得可量,一亩一年才几百元而已,连一家人一个月的菜钱都不够?
相比农民的土地,城市居民的住房恐怕更有保障功能,拿北京老说,哪怕你在城市中只有个十几平的平房,租金一个月就有一两千,如果拆迁,那至少得有几十万补偿金。
所以,所谓的新农保,根本就是背离了农村的现实。对此,我倒觉得不仅是决策者考虑不周,调查不详的问题,归根到底,这还是对农民的歧视,把农民当成二等公民。现在政府总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但是新农保的境遇,无疑是对这一口号的嘲讽。
在养老、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上,城乡都不能实现平等,何谈其他?
新农保不仅没让农民受惠,对国家也没什么好处。当下,中国的养老保险,被分为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保、机关事业单位四种养老模式,这种碎片化的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管理成本,每套养老体系,中央和地方各个行政层级都要有不同的部门负责,都要养一帮人,其实如果这些钱能省下投到养老上,农民的养老待遇绝对要提高一大截。
(编辑:付筱婧)
作者:于平来源一财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