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中关村,南有东湖高新,一北一南两大高新区形成了创新型国家版图上的“双子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哥”中关村眼里东湖高新区还只能算是一个“小弟”。人们不禁要发问:东湖高新区未来发展是以“大哥”为目标蹒跚学步,还是自创一套“光谷模式”?东湖高新区
成为中国下一个中关村还要走多远的路?
今天上午举行的第六届武汉金博会“中关村与东湖示范区对话”分论坛上,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与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夏亚民就科技金融创新进行了对话。
“每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无不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杨建华说,科技与金融的融合造就了今天的中关村。
据介绍 ,中关村协同创新体系有七大要素—政、产、学、研、用、金、介。“这七个要素中,最能直接推动科技创新的就是金融。”杨建华说,中关村多年探索与实践形成的中关村科技金融体系,包含一个基础、六项机制、十条渠道。基础是企业信用建设;技术和资本高效对接的机制建设是关键;连续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是保障。
就企业信用建设方面,中关村花了很多功夫,一是将企业信用报告作为申请公共政策的条件之一,鼓励企业使用信用报告。二是实施企业信用为基础的中小企业货款解决方案,鼓励企业建立信用记录。三是建设信用激励机制,开展企业信用星级评定计划和信用双百工程,根据企业信用星级不同,金融机构实行差异化的利率政策,政府部门实施差别化的借款贴息政策。他认为,未来将会有一批新的民营信贷机构进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体系。
目前,中关村内跨系统、跨部门的科技金融工作体系初步形成,资源聚焦效应显著。区内累计9800家企业,使用1.7万余份各类信用产品,中关村已然成为我国创业投资最活跃的区域。
杨建华认为,中关村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由于制度缺陷和市场失灵导致技术与资本对接效率不高,创业型企业有效融资需求不能得充分满足,创新资源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小微初创企业的融资难题没有得到系统解决。
夏亚民对此表示赞同,目前由于核心制度没有突破,中关村和东湖高新区在金融服务科技方面的多种努力,基本上还是“在铁笼子里做道场”。
对此,杨建华认为互联网金融有可能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而夏亚民则认为“贷投结合”的“科技银行”模式值得尝试。
夏亚民在谈到东湖示范区和中关村的差距时直言,中关村是贵族区,而东湖高新区只能算是平民区,“东湖如果单纯跟在后面学习,就永远赶不上,我们要有自己的特色和模式”。杨建华亦指出,两个国家创新示范区的定位不同,各有侧重,“东湖高新区在场外交易,尤其是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为核心的四板市场建设已经走在了中关村的前面,我们要向武汉学习”。
(编辑:余佳莹)
作者:周芳来源一财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