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盈利模式缺失的市场一般会是一个低迷的、没有效率的市场,但也不能绝对化——咱们A股市场有一个积年的老毛病,动不动就想拿一个我们自己的盈利模式,与巴菲特老师的盈利模式,反复地进行比较,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幼稚病”一种。
转眼之间,创业板已经成立了四年多了;不过,四年以来,该板一直存在争议,而近期尤甚。
其中,投资者关注最高的,应该是三高问题(注:高价发行、高估市盈率与高超募)——这三高,实质上是一高,炒得“高”而已;特别是今年,创业板遭遇几轮炒作,虽然近期有所回调(貌似自“双10行情”开始转向),但其疯炒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有人认为,创业板的高估值不可解释;你无论与哪种指数比较,深圳的创业板指数的估值水平,似乎都是最高的,平均估值始终在60-40倍之间徘徊(创业板指数在年内的低点,大约700点附近时,当时的平均估值水平,约为30倍,稍高很有限)。
但是这有错吗?
如果我们把股票看成是一种普通商品,而非投资品,短平快最能赚钱的办法是什么?当然是尽可能地“变现”,越多越好,舍此无他。
事实上,在创业板风光无限的背后,可能还有更多的问题,值得反思;
仅从个人的视角,对蛇年的“小股票大行情”,我的感想有三。
首先,关于流动性风险的判断。
蛇年的小票行情,目前业界谈论最多的,是A股市场的流动性风险;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创业板指数,从“1205行情”的低点的585点,一直到“双10行情”的高点的1424点,看成是一只股票的价格,那么,买盘与卖盘的换手是否“顺畅”,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是,对于已经上市的企业来说,流动性再弱,总好过非上市企业;最难莫过于IPO(相当于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的跨市场之间的价格大跳,猛上一个台阶),但以A股的现状,就算是IPO,又有何难?
所以对于目前重仓持有创业板的那些机构而言,蛇年的小票行情,也无非类似于“二次发行(IPO)”,说穿了吧,其手法无非就是把此前散布于二级市场的那些老筹码,重新“划拉”回来,“再卖一次”而已。
我想,只要近期IPO继续后延,继续“拖着”,那么这个炒作模式,就没有任何流动性方面的顾虑,因而也就没有任何“沉淀成本”可言,而且筹码可在二级市场之内,进行任意筛选。
其次,关于企业的盈利模式的评价。
对创业板,近期还有相当多的分析认为,目前有很多的企业从来没有一个确定的盈利模式;有人拿着一把铁算盘,对着企业的报表,算过来,算过去,“三下五去二”,也感觉不到这些股票,凭什么(可以)这样长,凭什么(能够)这么牛,以我个人所见,这才是对于机构,杀伤力最大的认识误区。
事实上,万事皆有因果,面对市场炒作,我们现在必须正确地理解市场的无奈,任何盈利模式,其实就是赚钱的方式,本来没有好坏之分。
就以蛇年的行情而论,真正能够准确地反映市场的特点,能够获得绝对收益的盈利模式,就是(也应当是)最好的盈利模式(股神巴菲特老师,选择那些成长性好、且有一定垄断特征的行业或企业,进行长期投资,他就是赚钱了,崇拜他没有错;但是他所投资的,是美国股市,如果他投资于其他地区其他市场,还能赚钱吗;这一点,难道不值得我们怀疑吗?)。
具体到投资一个A股指数,比如“定投”创业板ETF基金,从今年5月创业板指数突破1000点计算,目前也有20%的盈利(现价比较指数“真值”,折让率一般会有5-8%不等),对吧?
如果我们要谈盈利模式,其实就要研究并且发现这样的机会,目前市场都能给你提供哪些盈利模式?这个盈利模式能有多大的绝对收益?而不是计算、比较这个盈利模式的不好;更不能把“改造市场”的历史责任,寄托在一个或者两个盈利模式的身上。
我相信很多人从善良的愿望出发,一再指出一些看起来非常完美的盈利模式,比如价值投资,但是他们往往忘记了一点,我们这里是A股,我的一位朋友说得很对,“就算你巴菲特(8)进来,最后也是史菲特(4)出去。”
炒新、炒小,多年以来形成了A股所独有的“积极投资”、“小米加步枪”、“白区里的红区”的类型特征(机构炒市,不仅是只有一种方法,涨停板敢死队的炒作方法,有;二次发行的炒作方法,也有),有人要想改变这个,恐怕确实需要时间。
盈利模式缺失的市场一般会是一个低迷的、没有效率的市场,但也不能绝对化——咱们A股市场有一个积年的老毛病,动不动就想拿一个我们自己的盈利模式,与巴菲特老师的盈利模式,反复地进行比较,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幼稚病”一种。
我们必须承认,市场要建设,经济要发展,这都没错,但如果只想指望股票市场一家出力,真的是“想多了”。
其三,对于高估值,事实上不仅创业板如此,大指数两样如此;只不过,现在场内的流动性不足,大指数目前还炒不动。
所以,对于创业板,我还是一直以来的观点,创业板内有深意,也有模式,就看你懂不懂,试想,如果大指数也能牛得起来,也能走成现在这个样子,那么,在宏观经济方面,我们还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
比如最近,大家还是多看一看周边国家与地区的股市,都是怎么走的好了。
目光向内,也有看点,比如“383改革方案”而论,我们也可以感觉得到,在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必须跑赢金融危机;中国的债务问题,迟早需要一个彻底的解决方案;至于其他内容,都是次要的。
十年前的2003年年初,我国的居民储蓄,是8万亿元;目前我国的居民储蓄,已经接近了45万亿元,增长5倍以上,无论是绝对总量,还是人均水平,均为全球最高。
有一句古老的技术派格言,是这样说的,“一根K线改变情绪,两根K改变观点,三根K线改变立场;股市没有不变的理论与信仰”;
我想,只要有一点可能,只要有一点信心,未来股票市场走牛,也是大概率事件。
目前对于市场,我们谈谈“理论”,可能很容易;但是谈到“现实”,就不是那么容易;大家心里有数就好——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但是更需要一个稳定的、更加开放也更加强劲的股市。
(作者系资深市场人士,万科周刊论坛笑谈股筋版主)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