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专稿】记者 刘林
在多数机构均认为2014年铜金属供需关系将继续过剩的背景下,LME库存却持续降至45万吨以下。这一奇怪的现象背后是中国铜库存的增长。
“中国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交易所铜库存呈现由国际向国内搬运的迹象,”瑞银证券有色金属分析师林浩祥12月2日指出。
11月,LME铜库存月持续下滑,目前已降至45万吨以下;而国内方面,上期所库存月上涨15%至15.2万吨,保税区库存亦小幅上扬至50万吨左右的水平。也就是说,9-10月份中国铜进口量亦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此外,林浩祥指出,LME铜库存下降还有两个原因,一是部分铜库存由显性的库存仓库转入了商业仓库,二是部分国家如越南的进口铜规模开始放大。
中国市场铜库存整体水平并不高,且生产环节临近补库时点。林浩祥表示,“从对上市公司三季报的分析来看,我们判断,目前企业层面库存水平较低,生产环节在年末期间存在一定的补库存空间。”
目前,国内铜贸易升水维持在195美元/吨左右的高位,显示出进口需求仍然较强。
但中游和下游环节的反馈相对中性。跟随瑞银研究团队的家电研究视角可以发现,空调、冰箱行业的原材料库存并不高,同样存有补库的空间。但与往年不同,企业在对自身的“安全库存”水位已经做出了一定的下调。瑞银认为,这是出于对供需关系改善、结合了家电行业自身的发展增速变化做出的调整。
而且贸易商补库心态并不积极。瑞银判断,三季度以来,贸易商环节的库存已经是有所上升了。
林浩祥预计,临近年末期间,考虑到TC/RC的回升,预计铜精矿11月的进口仍然维持高位,同时考虑升水指标的高位企稳会导致精炼铜在11-12月的进口规模与前期持平,维持在约40万吨附近。
“如果我们的预计兑现,则对应了中国铜市场出现了非常温和的补库行为,”林浩祥表示,“考虑到对于铜市场供需关系的逐步改善,我们认为,即便出现了"轻微的补库效应",对铜价抬升空间也并不明显。”
从中期来看,铜行业的供给压力仍未缓解。林浩祥指出,2014年TC/RC费用大幅上涨31%至92/9.2的近年来高位,反映出未来铜供给可能仍然面临进一步的过剩压力。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