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在千帆竞发的竞争格局中,与兄弟省市相比,江苏省国资系统的业绩难言出彩,在改革国企体制机制、培育大型企业方面,落后于上海、广东、山东;在推动国有企业上市方面, 甚至落后于临近的经济欠发达省份安徽。在以深化改革为国企主题的今天,徐郭平前方的道路并不平坦。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国企改革进行专门阐述的大背景之下,徐郭平履新后,至少面临着以下的大考题:如何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如何引入民资、外资推进混合所有制的形成?国企上市如何推进?下属企业中同类项如何推进兼并重组?如何打破企业微观运行机制僵化问题?企业内部治理体系、监督机制如何才能真正生效?
江苏省政府网站信息显示,据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统计,截至2012年末,江苏省、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资产总额达2.32万亿元。其中,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资产总额达6058亿元。在市场化日益推进的今天,摆在这艘6000多亿元体量国企巨舰面前的,是若干个不容易回答的考题。
学淡马锡“虎头蛇尾”
2006年,江苏省国资委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借鉴淡马锡经验的试点工作,以此作为江苏国资经营的重要方向。
江苏是新加坡在中国投资最多的省份,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标志,新加坡是江苏的重要合作伙伴。
彼时,江苏省国资委下发一份《关于借鉴淡马锡经验,打造高科技投资平台试点工作的通知》,阐述了学习淡马锡的5个主要方面:
一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绩效,此项即为央企的董事会建设;二是借鉴淡马锡“一臂距离”管理理念,落实企业自主权;三是坚持市场化的原则,提高国有资本投资回报率;四是树立“精英治企”的理念,推进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市场化配置;五是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当时有媒体报道,江苏省国资委当时的《现代企业管理专题研讨班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明确提出,借鉴淡马锡管理经验的第一条,就是“加大企业重组和国有资本整合力度,着力培育江苏"淡马锡"”。
报告说,淡马锡的本质是国有资产企业化运营和国有资本战略性投资运作平台。从理论上看,江苏省属企业多数具有这样的性质。江苏38户省属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同业竞争、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比较突出,实际运营效果跟淡马锡有巨大差距。
“学习借鉴淡马锡经验,首先必须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加大省属企业重组力度,逐步把省属企业整合成为交通、能源、高科技、流通服务业、资源开发、金融证券、海外投资等几个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平台,培育出若干个江苏的"淡马锡"。”报告说。
几年来,江苏省级国有企业已经减少为22个。但一位长期参与江苏国有企业相关工作的江苏政府系统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学习淡马锡实际效果是“虎头蛇尾”。
该人士表示,到后期发现,淡马锡经验并不适用于中国的环境。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淡马锡所处的是完备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完善明晰的法治环境;二是淡马锡本身所从事的产业领域与江苏(以及中国)的国有企业不同,前者主要涉及金融控股平台,后者则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项目等。
该人士坦言,学到最后,大家感觉索然寡味,最后不了了之。
以淡马锡最精华的金融控股平台模式为例作对比,江苏省金融机构品类完备、业态丰富,拥有保险、再保险、信托、证券、银行、期货、金融租赁等多种业态,这是很多省份所不具备的,但是这些金融业务板块至今分散在各个企业里,各自为战,并未形成统一的金融控股集团。例如,期货业务在弘业集团旗下,华泰证券独立建制,金融租赁业务在江苏省交通控股集团旗下,江苏再担保和江苏银行在江苏省财政厅之下,等等。
改革困难重重
上述人士认为,反观近些年来的江苏国企改革,可谓趋于停滞。
至今,江苏仍有不少国有企业没有进行股份制改造,甚至还在沿用《公司法》颁布之前的文件,公司名字为“某某总公司”(如江苏物资集团总公司),不少国有企业也没有按照《公司法》的规范,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的只有总经理没有董事会。
在推动国企上市方面,江苏甚至落后于安徽。近些年来江苏只有华泰证券、舜天船舶等少数几家省级国企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而其中华泰证券成功上市,有相当大的因素是总裁周易个人的作用。而已上市的国企中,也没有总市值巨大的企业,落后于同等经济发达省份。
上述人士称,江苏省属国企内部监督制衡机制普遍流于形式,很多省级国有企业看上去建制完备,纪委、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一应俱全,但很少发挥作用,有的监事会甚至茫然不知如何开展工作。江苏省审计厅曾发现省属国有企业不少问题,但这些企业自己建立的内部监督体系却从未发现。缺乏监督制衡,给企业带来潜在风险,近些年来江苏有若干国企领导落马,与监督机制缺失不无关系。
而国资委对国企的考核,也没有起到理想中的效果。上述人士表示,江苏东恒集团曾经连年考核得分名列前茅,最后却不支倒地。
在国有企业培育方面,近些年来,广东、山东、上海等经济发达省份,产生了一大批强大国企,纷纷进入中国500强乃至世界500强,但其中鲜见江苏省属国企的影子。反倒是一些市属国企,如徐工集团、悦达起亚等阔步前进。
近些年来,江苏省很少出台国企改革方面的政策、文件和措施。相关理论研究也近乎停滞。上海等地均设立了国有资产研究中心、研究室等机构,对国企改革中的经验做法予以理论总结和研究。本报记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相关检索发现,国企改革领域近些年来自江苏的学术论文并不多见。
作者:王培霖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