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范一飞: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中期将保持平稳”(组图)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范一飞
范一飞
本报记者 陈植 王芳艳 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 陈植 王芳艳 上海报道

  两年前,中投公司(CIC)副总经理范一飞到沪兼任上海银行董事长,组织全行制订了全新的三年发展规划。在他看来,这份三年规划既是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化冲击的行动纲领,也是上海银行实现自我超越的一块基石。

  尽管最 近一年上海银行在资本市场发生的故事,令众多金融业人士对这家颇为低调的银行充满好奇感—从IPO时间表延后到率先酝酿H股全流通方案;从二股东汇丰银行退出到定向增发4.7亿股(外加发行不超过150亿元次级债)……但在范一飞眼里,这些资本市场的“花絮”,仅仅是上海银行完成向精品银行蜕变的一个个小插曲。

  11月的一个明朗下午,他用近2小时时间,讲述了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与互联网金融冲击的生存发展之道。

  他判断,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差在近中期仍会保持平稳,但其间中小银行将面临较大压力,需要通过金融创新与差异化经营争取发展空间;至于倍受关注的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而言并非洪水猛兽。投资银行、私人银行等复杂金融服务,无法完全移植到互联网上。面对互联网金融竞争,银行并不缺乏资本、人才、技术,缺的只是转型的决心。

  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与互联网金融的挑战,范一飞对上海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颇为引人注目之处是,上海银行甄选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士银行和工商银行等四家国内外先进机构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协助上海银行提升投行业务、另类投资服务、财富管理、电子银行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水准;

  而桑坦德银行在即将受让汇丰所持上海银行股权的同时,也将组建专家团队,协助上海银行在公司金融、中小企业、零售业务、私人银行、资产管理、大学金融等领域提升业务品质。

  存贷利差中期保持“中等水平”

  《21世纪》:利率市场化已到了关键时刻,一些人认为将对银行构成生死存亡的冲击,你认为利率市场化对银行未来经营策略的冲击究竟有多大?

  范一飞:利率市场化不能简单理解为存贷款利率自由化,它对银行存贷利差的影响固然重要,但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利率市场化所引发的传统存贷业务之外的大量金融产品创新。创新的主体有银行,但更多的是非银行机构。这些新兴金融业态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金融活动日益脱离商业银行这一传统主流媒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融脱媒,这一过程对银行业的冲击远比利率变化大得多。

  事实上,银行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已经降到50%左右,这个变化是非常惊人的。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下降的同时,现有规模内配置资源的功能也有所削弱。以存款为例,每到季末、月末,银行存款同比仍然有百分之十几的增长,这与广义货币M2的增长幅度是相对应的,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可供银行运用的资金实际并没有那么多,可用资金数额甚至还在下降。

  原因很简单:期末大量银行存款都是“冲时点”得到的,数字挺好看,但这部分存款银行根本用不上。六月份发生的“钱荒”,从内在看也与金融活动脱离银行媒介有很大关系。

  《21世纪》:从各国利率改革来看,存贷利差缩减是银行经营压力骤增的主要来源,你预计我国银行业的未来存贷利差趋势如何演变?

  范一飞: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存贷利差的影响要具体分析。总体上讲,从各国(地区)利率市场化走过的道路看,存贷利差在长期趋于收窄,但在一定阶段内利差不一定会缩小,甚至还可能有所扩大。

  存贷利差水平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这也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如果货币政策偏紧,基准利率处于高位,利差也会水涨船高,反之亦然。比如相对5%的基准利率来说,3个百分点的存贷利差或许是可接受的;而如果基准利率降到2%,3个百分点的利差显然就不可接受。

  二是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如果银行业竞争比较充分甚或出现银行供给过剩(over banking),如台湾地区和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情况,监管当局发了太多银行牌照,大量中小银行过度竞争,这时存贷款利差本就趋向收窄,而利率市场化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反过来,假如银行业呈垄断竞争格局,大银行在市场中起决定性作用,比较典型的如香港地区,汇丰加恒生存款市场(法人银行)占有率在50%上下,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利率,利率市场化对存贷款利差的影响就没那么显著。

  具体到我国,首先要看货币政策取向是否会有大的变化。其次要看金融资产价格水平或者说收益率水平,目前在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存在很多高收益资产,这些高资产收益率也会影响到银行存贷利差。第三,几家大型商业银行市场占比接近50%,它们将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因此,从近中期来看存贷利差将保持平稳,进一步放大或迅速收窄的可能性都不大。存款利率预计会有所上升,但在宏观调控之下升幅不会太大,同时大银行也有望稳定住市场。在存款利率上升的同时,银行有可能通过提高风险偏好抬升贷款利率,维持一定水平的存贷利差。

  银行业分化是大势所趋

  《21世纪》:多数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往往伴随大量中小银行大量破产倒闭或兼并收购。在利率市场化冲击下,国内中小银行究竟会面临怎样的生存压力?

  范一飞:第一,银行业利润的高速增长不可持续。我们要看清近几年银行业利润高增长的真实原因。在利率管制情况下,银行存贷利差确实受到一定保护,但这并非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毕竟利差保护长期存在,而银行业利润高增长只是近几年的事情。2008年起连续几年货币供应量迅猛增长,银行业资产或者说银行信贷急剧扩张,这才是银行利润高增长的最主要原因。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银行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也是原因之一。从很简单的一点来说,近年来在银行资产规模成倍扩张的同时,其网点、人员、费用投入并没有同比例增加,这说明银行业整体运行效率有很大提升。货币供应量高速增长不可能成为常态,我们看到银行资产扩张速度已经放缓,银行业利润增长也必然减缓,更何况还有利率市场化、不良资产增加等新因素的影响。在上一轮景气中,银行大规模信贷投放积累了相当数额的不良资产,现在陆续暴露出来。虽然目前不良资产比率可以接受,但绝对额的增长速度特别是潜在的不良贷款还是值得关注的。

  第二,银行业分化将日益加剧。首先表现在规模上,在银行总资产占全社会金融资产比重不断下降的同时,有些银行的份额下降更快,规模增长甚至趋于停滞。其次表现在资产经营能力上,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银行之间的竞争、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重心将从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向资产端转移,即过去重在争夺负债,今后将会更加注重争夺收益较高而风险相对较低的优质资产。各家银行在这方面的能力差异,可能远远大过传统上经营负债业务的能力差异。

  银行业分化是大势所趋,优秀银行通过专业化、差异化经营加快转型,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如果固守传统业务模式、也不努力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则势必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进程中被淘汰。

  《21世纪》:国内银行好像都在用专业化、差异化经营转型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中小银行在这方面的优劣势有哪些?如何扬长避短?

  范一飞: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冲击的确更大一些。中小银行往往在品牌、人才、渠道、系统、产品、服务等方面落后于大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更弱一些,这背后实际上是规模经济问题。特别是在完全市场化条件下,中小银行具有先天弱势。不过,中小银行也有自身独特优势—“船小掉头快”,其创新活力和决策效率有可能优于大银行。打个比方,为什么小动物在丛林中也能存活下来?因为它们反应迅速,动作敏捷,大脑到神经末梢的距离比大型猫科动物要短一点,依靠这一比较优势就能活下来。同样,小银行只要把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完全有可能发展得很好。

  《21世纪》:事实上,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市场热议民营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下,民营银行是否更具竞争力?

  范一飞:银行业引入新的竞争者是必要的,能够提高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使金融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有利于提高整体社会经济效率。但必须把握好度,如果银行牌照发得过多过滥,就会造成银行供给过剩,大量银行恶性竞争,最终导致整个行业弱化;而银行业“造血”功能弱化,反过来又会拖累经济发展。

  目前银行业内部过度竞争和服务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其实过度竞争与服务不足源于同一原因,都在于银行经营高度同质化。所以,一方面要鼓励现有银行在差异化经营上下功夫,改变产品和服务同质化局面。另一方面也要适度引入一些新的竞争者,希望这些新加入的“玩家”能够带来新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积极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

  这里顺便说一点,造成银行经营同质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固然有银行业自身的问题,金融市场培育严重不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我这里所讲的金融市场是一个广义概念,既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包括广大消费者、企业,还包括软环境,比如法制体系、信用体系等等。

  在成熟市场条件下,银行可做的业务很多,以托管业务为例,美国有上百万亿美元的大市场,纽约梅隆银行的资产托管规模已超过28万亿美元,比我国托管资产的总规模要大好几倍。再比如信贷资产转让市场,作为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还基本没有建立起来。这些都需要监管部门和市场参与各方共同努力,大力推动改革,推动开放。

  《21世纪》:随着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正呼之欲出,但这制度在收费模式的设计上存在一定的利益分歧,您如何看待这种分歧?

  范一飞:我认为不应依据银行规模大小,而应依据银行风险水平来决定保险费率高低。比如一家小银行经营情况很好,安全性、流动性各项指标都非常健康;而一家大银行像雷曼兄弟一样濒临破产边缘,相比之下哪家应支付更高保费呢?如果银行规模大就能享受低费率,必然引发逆向选择,因此不能将规模作为最主要的权重指标。至于对银行风险水平的评估方法,国际上已有很成熟的指标体系。

  “感谢”互联网金融

  《21世纪》:目前火热的互联网金融正引发很多争议,有人把它看成是对传统银行业务的一种颠覆,你觉得互联网金融真的会“革”银行的命吗?

  范一飞:互联网金融对于银行业来说并非洪水猛兽,而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首先,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有正面作用。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以及金融互联网可以分流大量零星、小额的柜面交易和简单服务,银行可以由此节约成本投入。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对银行业观念和方法的革新,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互联网精神的启发下,商业银行必将加快打破传统思维,不断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和效率。

  银行业参与互联网金融并不缺少比较优势。例如在风险管理的理念、文化、机制、工具、方法等方面,商业银行目前还是领先的。而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作为开放体系,相互学习模仿的成本并不高。商业银行在人才、资本、品牌、客户基础、数据基础等多方面具备参与互联网金融竞争的能力。

  《21世纪》:但余额宝短时间就有数百亿规模,等于把数百亿存款从银行搬到互联网,已给银行业务造成一定的冲击。

  范一飞:互联网金融不可能完全替代银行传统业务。有很多金融服务是难以完全通过互联网完成的,比如公司金融、财务顾问、资产管理、并购融资以及私人银行、高端理财业务等等。互联网金融的确大有可为,但也不可能包打天下。作为银行业者,我们既不要惊慌失措,又不能掉以轻心,要下定决心推进转型发展。

  《21世纪》:现在很多银行都在强调差异化经营,那您认为哪些领域应成为中小银行的业务重点?

  范一飞:既然讲差异化,我想就不能用一个固定模式去套所有银行,否则又走到差异化的反面了。如果说有一些共性规律的话,就是银行要客观评估自身所处环境、具备的条件,看准定位市场的演变趋势,不能什么都想做,而必须有所取舍。坦率地说,“取”相对容易,“舍”是比较难的,而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舍得丢掉一些东西。如果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舍不得放弃,肯定做不到差异化。

  《21世纪》:说到银行的中小企业业务,多数中小银行都把它看成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重要经营转型方向,这会不会又是新一轮业务同质化竞争呢?

  范一飞:业内不少人把贷款业务看得很容易,其实在银行所有业务中贷款是最难做的一项业务,而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就更高。要真正做好中小企业服务,关键在于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实现从仅满足客户单一信贷需求,向全方位金融服务转变;从仅满足企业发展中某阶段融资需求,向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转变;从仅靠内部资源,向整合外部资源尤其是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转变;从以线下服务为主,向线上线下并重转变。

  我归纳中小企业业务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借助网络进行大数据分析,准确锁定并细分目标客户群,并建立风险模型量化客户违约概率,从而在损失相对可控的情况下向小企业提供快捷、免担保的融资以及配套服务。当然前提是要具备法制体系健全、市场机制成熟、企业行为规范的外部经营环境。二是充分了解客户,走进企业与客户面对面、肩并肩,全面掌握企业融资需求和经营状况。三是与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合作,共同搭建各类小企业服务平台,将市场选择与政府支持、行业协作相结合,批量提供小企业融资服务。上海银行已分别与上海市科委、浦东新区政府等合作建立多个小企业服务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与桑坦德银行达成5年以上合作

  《21世纪》:在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挑战下,上海银行未来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范一飞:2011年底,我们组织制订了新一轮发展规划。上海银行的定位是不与同业比拼规模,而是集中精力提高服务质量,提升银行品质。西方有boutique bank,就是所谓精品投行,这类投行与大型投行如摩根、高盛不一样,可能只做少数几样业务,但做得非常精、非常出色。我们借用了精品投行概念,希望把上海银行建成商业银行中的精品银行。并明确了重点发展的业务领域:一是成为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市场领先交易服务商,围绕金融交易提供商业银行服务。比如上海各类交易所很多,我们将努力为这些交易所、交易活动以及参与交易的会员和机构提供优质的商业银行服务。其次,成为面向城市居民的财富管理专家和养老金融服务专家。我行总部和分行分布在中国最富庶的区域,理财业务、私人银行服务需求旺盛,在这些领域大有可为。与此关联的是养老金融业务,中国老龄化上海等特大城市首当其冲,我们有这方面的业务基础,要进一步把老年客户服务好。第三是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随着中国市场体系不断发育健全,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活动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不是产生于生产流通领域,而是产生于企业并购等带来的资源重组。我们要通过发展投行业务,向客户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对中小企业业务我们也非常重视,将运用投行等新手段,成为面向中小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最后,要加快发展电子银行、互联网金融。一方面以开放心态与电商、第三方支付等新型业态加强合作;另一方面把自己的互联网渠道建设好,提高渠道便利性和安全性,提升客户体验。

  我们请到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士银行、工商银行等四家国内外先进同业,在上述领域对上海银行提供协助。从一年多的实践看,我们的能力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

  《21世纪》:近期市场很关注上海银行的两件“大事”,一是汇丰银行将上海银行8%股份转让给西班牙桑坦德银行,二是上海银行定向增发4.7亿股的进展,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范一飞:汇丰银行2001年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上海银行,初期与我行在市场推广、产品开发等领域开展了一些合作,此后由于其在华变更策略,对我行的战略协助基本终止,早已变为一家实质上的财务投资人。因此对汇丰退出我们并不感到意外,甚至可以说是乐观其成,我们尊重其选择。

  近年来上海银行各项经营指标不断提升,境内外很多优秀的金融机构、实体企业都曾向我们表达强烈的投资意愿。我们希望新的投资者不只是带来资金,也要能提供别的资源,例如新的业务合作机会,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等。目前,上海银行已与桑坦德银行达成协议,由其受让汇丰银行持有我行的全部股份,有关事项正在按程序办理。

  我们已与桑坦德银行就战略合作达成广泛共识,他们将组建专家团队常驻我行,通过在公司金融、贸易融资、零售业务、资产管理、大学金融等领域的业务合作、管理改进和业务培训等形式,与上海银行开展5年以上的深度合作。

  感谢新老股东的支持,我行此次定向增发工作已经顺利完成。

  《21世纪》:上海银行上市进展如何了?

  范一飞:我们在等待监管部门最终审批,当然也要寻找合适的时间窗口。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实际上并不存在其他障碍。(编辑 王芳艳)

  作者:陈植 王芳艳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cbh.com/html/2013-12/30/content_87532.htm?div=-1 report 8625 范一飞本报记者陈植王芳艳上海报道两年前,中投公司(CIC)副总经理范一飞到沪兼任上海银行董事长,组织全行制订了全新的三年发展规划。在他看来,这份三年规划既是有效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