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即 “中央一号文件”),文件首先确定,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同时要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
“中央一号 文件”的一大亮点是首次提出主销区的种粮任务,“加大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与分工,主销区也要确立粮食面积底线、保证一定的口粮自给率。”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次“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将改变主销区“种房种厂不种粮”的现象。
主销区要保证一定口粮自给率/
粮食安全问题事关重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粮食安全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重申粮食安全战略,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在城镇化、工业化的背景下,粮食安全的考验或更多。对此,“中央一号文件”在第一要点就提出“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这次,“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除了积极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等措施外,一个最大的亮点是对粮食主销区种粮的规定:加大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与分工,主销区也要确立粮食面积底线、保证一定的口粮自给率。
主销区和主产区源于2001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国被划分为13个粮食主产区、7个主销区和11个基本平衡区。但目前,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粮食主产区的生产潜力和生产能力面临着新的危机,13个粮食主产省区中只有5个省份能够稳定地输出粮食,像辽宁、湖北、四川已经成为缺粮省。未来的粮食输出只能越来越依靠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少数几个省份,而我国7个主销区目前年粮食缺口在7000万吨以上。
由于主销区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导,不再承担粮食生产的具体任务,这迅速造成了主销区粮食产量和耕地数量的下滑。据国土部数据,1996年至2006年,全国耕地减少了约1.24亿亩,这些流失的耕地中有超过半数分布在珠三角和长三角,这些良田沃土被征用后被转变用途,变成厂房、道路、住宅。
但对粮食主产区而言,在粮食价格较低、税收贡献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大量资金投入却难以带动GDP增长,这使得地方的积极性受到制约,部分主产区的地方政府用在 “钱袋子”上的精力也超过了“米袋子”。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种制度是我国粮食安全领域的重大问题,“发达地区不种粮或者减少粮食,在粮食价格倒挂的背景下,加大了粮食主产区的负担。”
完善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事实上,我国在上世纪也实行过粮食“省长负责制”,但按粮食系统人士说法,虽然强调 “省长负责制”,但没有硬性指标,没有考核机制,没有落实责任。郑风田对记者表示,自己曾参与“省长负责制”的文件起草,“但是这几年该制度弱化得比较厉害。”
此次,“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系列的激励措施,以形成对主产区“利益补偿”。如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商品粮生产大省和粮油猪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鼓励主销区通过多种方式到主产区投资建设粮食生产基地。
郑风田说,由于对粮食产量设限,这几年部分主销区不生产粮食,而是直接从外进口,比如有些省份从越南进口大米,“要防止这种情况蔓延,除了在产量方面考核,还要在播种面积方面进行考核。”
“中央一号文件”除明确“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还要求健全“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激励机制,专家预计,对粮食安全的考核机制会进一步加强。
如果说,省长责任制是为了调动粮食产区销区的积极性,加大补贴则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对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要求积极开展改进农业补贴办法的试点试验,“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另外,文件还提到 “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收益。
三农专家李昌平认为,在粮食增产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并没有实现较大增长,这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政府需要考虑到农民收入增长与其他行业增长相符,如果不考虑这点,将很难达到粮食稳定增产的目的。”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8项三农工作重点
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作者:金微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