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转投互联网理财
80后小伙伴小林以前的理财路径是这样的,一有余钱存在活期账户,半年左右转一次定期存款、若存到5万元就买理财产品;年底单位发了年终奖后,他会取出定期存款提前还部分房贷,约留1万元灵活资金。可自从接触互联网金融,他的理财节奏完全变了,“我把积攒的6万元钱转入余额宝,第二天显示年化收益率6.5%,当日收益10.68元。每天都有收益进账,这种感觉太捧了。”年前,单位发年终奖后,他立马把钱都转进了余额宝。
小林只是众多“宝粉”中的一位,而这些宝粉原本因为名够不着5万元的理财门槛,只能把这些“小钱”以0.35%的年化收益存在活期里。现在,互联网金融的横空出世,点点手机键就可以理财,收益高门槛又低让手头闲钱不多的年轻人迅速转向。
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到顶”
互联网金融搅乱的不仅仅是市民的理财节奏,更让传统银行业更是受到巨大冲击,不得不出招应战。现在 各家商业银行把存款利率纷纷上浮到顶了。
记者昨天了解到,五大国有银行已悉数加入存款利率上浮到顶的队伍,即在官方存款利率基础上浮10%。此前,为避免存款竞争过于激烈,央行曾窗口指导五大行存款利率暂不上浮到顶。“存款搬家压力太大,控制不住,现在没办法了,必须全面出击。”一位大行人士坦承。
自央行2012年7月6日不对称降息允许存款利率最高上浮10%后,一些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纷纷“一浮到顶”。不过,传统的五大国有银行,包括工、农、中、建、交定存利率并未上浮到顶,1年期均为3.25%,较央行3%的基准利率上浮8.3%。如今,这一局面随着互联网金融不断搅热逐渐被打破。今年1月份以来,工农中建四大银行,悄然推出利率上浮到顶活动,将定期存款的主要品种利率上调了10%,交行更在早些时候推出了存款上浮活动。
理财产品收益率年后未降
除了上浮利率,银行还在理财产品上下足功夫。
按照以往,春节长假过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普遍会下跌。不过,这几天大部分理财产品收益几乎保持在与节前一样的水平。昨天,在建国北路的建行网点,陈女士看到该行正在推出多款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其中一款90天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有5.95%,当即下单了。
记者了解到,这周开始,各银行陆续新发行节后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均为5.5%左右。工商银行多款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在5.5%至5.8%之间,其中一款专属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也达到6.0%;中国银行近日刚刚截止募集的一款57天产品,预期收益率为6%;建设银行一款13日起售的269天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6.00%;农业银行的一款155天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5.5%。渤海银行的一款99天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更是达到6.6%。
除了常规产品,更有银行借网贷理财来对抗互联网金融,2月13日,招商银行悄然重新上线的一款网贷理财产品“e+稳健融资项目”,投资期限179天,预期投资收益率高达7.2%,收益盖过余额宝元宵理财。
本报记者 俞萍丽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