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这也成了不少企业走上曝光台的时节。近日,央视证券资讯频道《财智汇》栏目对现行预付卡侵占消费者权益,违规操作,增添客户使用风险等问题进行了报道,北京华联集团、北京美联臣、俏江南等知名企业上榜。
从最初的手机预付费,到现在商场超市、美容美发、餐饮健身,各类企业都在办理预付卡,当然称呼各有不同,代金券、年卡、会员卡、储值卡、电子券,虽然称呼各有不同,但实际上万变不离其中,就是先付款,后消费。
商家用这种预付方式先把消费者绑住了,而绑住之后往往不能为其提供承诺的服务。最典型的就是商家搬迁了,撤店了。看看我们周围那些关门的饭店、美容美发店,有几个没有为顾客办理过预付卡?
其实,关于预付卡的问题有点老生常谈。早在2012年9月,商务部就颁布过《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在《办法》里对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发行预付卡,以及企业发行预付卡的总额,预收资金的投向有明确限制,但实际上,对于发卡企业来讲,是有法而不依。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呢?
第一,《办法》属于行政性的规章,这导致它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就不够。以北京华联集团为例,在《财智汇》记者暗访其销售人员时,其销售人员表示,办卡无需实名登记,为送礼安全提供便利。无论这只是一名销售人员的职业操守问题,还是华联的松散管理问题,其结果是,由于华联提供了这种便利,可以提升其预付卡的销售。而如果因此而受到惩罚,也不过最高是三万元的罚款。对于一个大型企业集团来讲,三万元的处罚没有丝毫的震慑力。
再有,我们看到不少企业办卡金额远超《办法》限制的单张记名卡不超过5000元。根据《财智汇》栏目的采访,俏江南单张记名卡可达5万或10万,而美联臣医疗美容医院的单张卡可达100万元,更是高得惊人。如果一年平均有100万的预收资金停留在企业的账上,按3.25的利率水平估算,一年也有32500元的利息收入。
当违法成本过低的时候,甚至是零成本的时候,作为趋利避害的经济人或经济体,他会如何选择呢?
第二,预收资金管理不透明。作为消费者你无法知道,这家注册资金仅为100万的企业它办了多少卡,预收了多少资金,你也不知道这部分资金的投向,它投入到哪里了?是用于企业运营了,还是作为备用金了,还是直接记为经营收入挥霍了。
根据《办法》规定预收资金只能用于发卡企业主营业务,不得用于不动产、股权、证券等投资及借贷。并且,主营业务为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发卡企业,预收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其上一会计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40%;主营业务为居民服务业的发卡企业的预收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其上一会计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工商注册登记不足一年的发卡企业的预收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其注册资本的2倍。集团发卡企业预收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其上一会计年度本集团营业收入的30%。
虽然相关规定说得明白,但是很多发卡企业却是一笔糊涂账,更不要说消费者了。这就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办卡之后发现商家不见了的案例太多了。这就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有规定,但是谁来管,谁来监督企业执行。
按照现行《办法》,办卡企业应该去当地商委备案,但并未明确赋予当地商委监督企业财务运行情况的任务或职责,因此,也给很多不良商家带来了恶意坑害消费者的机会。
第三,现行备案制度执行情况也不好。记者采访了解到不仅很多消费者不知道发卡企业应该在当地商委备案,就连很多大型发卡商家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在商委备案,很多商户销售卡的业务人员对此都是一问三不知。
实际上,光备案也不是目的,要备案,更要备查,要让商家和消费者都认知到,只有备案的发卡企业才是安全的,备案的发卡企业也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接受相关部门的财务审查。久而久之,在消费者心目中,将备案合规企业与不备案的企业化分到两个层次,正品和A货。正品当然安全可靠,而A货是没有保障的。
第四,消费者对预付风险认识不足,对自身权益维护不够。在《财智汇》栏目街采消费者时,没有一位消费者知道国家针对预付卡问题有相关的法规或管理规定,对在办理预付卡后遇到的问题或不满几乎均采取隐忍的态度。
有意思的是,节目中还提到一个现象,消费者的预付卡余额不足以消费一张订单的时候,商家不但不同意退卡,更不同意补差价消费。这是北京的一家连锁快餐店顺口溜,该店服务员表示,因为不能退卡,所以没人退卡,剩下的余额也就只能是不了了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刘俊海表示,无论是记名卡,或是不记名卡,商家都应向消费者提供退卡服务。预付卡里的余额没有消费的,相当于现金,而持卡人对这部分现金享有财产权,商家以这种形式侵占消费者财产,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一家在北京有16家连锁店的餐厅以卡余额不够下单而长期侵占消费者权益,这也折射出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维护不足。
预付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它能否真正成为人们生活的便利,而不是生活的烦恼,不是不良商家投资融的工具,不是侵占消费者利益的工具,还需要从立法和执法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两会在即,希望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我们也能听到更多的声音。(文/赵倩)
作者:赵倩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