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本报记者 刘含敏 齐庆华
见习记者 纪伟
策划/本报产研中心 王少杰 李素均
让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下称“农合社”)通过信用合作(资金互助)的形式让农民“抱团取暖”,以此提升农业生产及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农村金融改革题中应有之义。但
现实却是,一部分农合社背离服务宗旨,擅自开办存贷款业务,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稳定;另一部分虽相对规范,但因规模偏小、合作层次不高、资金短缺、专业人才匮乏等因素叠加影响,运管机制有待完善。那么,信用合作究竟如何发展才能保障资金安全与有效利用?风险如何掌控?
所有这些问题,都将引导农合社科学管理与规范运营。
反思:吸储放贷乱象 亟待肃清
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民增收应运而生的新型农村经济体——农合社,在各地蓬勃兴起,并逐渐成为重要的农村市场主体,但由于“队伍”良莠不齐,导致发展不一、乱象丛生。
特别是一些地方的部分农合社以中央“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为名,背离服务宗旨,擅自开办存贷款业务,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稳定。
位于河北深泽县西苑街南头中国银行对面的汇海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家经当地工商注册的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组织。表面看是种植专业农合社,但事实上却难觅种植影子,相反,存储经营异常活跃。据该社去年下半年印发的“农合社红利表”显示,以存期一万元为例,活期收益为每月10元(利率为1.2%,);定期收益依次为:三个月63元、半年162元、一年432元、二年960元、三年1620元,相对应利率为:2.52%、3.24%、4.32%、4.8%、5.4%。
按照上述收益比例,该社三年定期收益率比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高出约0.2%。
此外,该社还在宣传材料中标注了社员股金存储奖励标准。据资料显示,3000元存一年奖励电热壶一个、5000元存一年奖励5升色拉油一桶、1万元存一年奖励太空被一条或电饼铛一台、2万元存一年奖励多功能电压力锅或电磁炉一台、4万元存三年奖励电动三轮车一辆,另外,凡存1万元定期为一年的另外奖励化肥一袋,依次累加。
有金融机构分析人士指出,介于政策与法律空当,一些名目繁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迅猛发展的背后,打着高利或高分红的幌子,以揽储形式骗取农民入股,近而演变为吸储与放贷机构,完全扮演着农村金融机构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扰乱农村金融市场秩序。更为严重的是,对于业务不精、管理不专的农合社面对巨额资金的流入,如何对其安全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和把控令业界担忧。
汇祥农合社是邯郸市汇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河北平山县设立的分社,该社工作人员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介绍称,他们的存款利率要比银行高不少,以每万元一年期为例,银行的利息为330元,汇祥农合社的利息为450元,并在存款的当日,每万元给120元奖励。记者问到他们吸收的存款用在了什么地方,怎么才能保证储户的利益不受到损害,该工作人员的解释是都汇到总部,总部投资在房地产项目上了,房地产的收益是可以保证储户本息安全的。
近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张永升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信用合作是基于农合社社员内部的资金互助,他不是公司,不是银行,好多人误以为它是准银行,实际上不对,他不属于谁,它属于大家的。
平山县农工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坦言称,全县共有882家注册农合社,平时也有举报这些农合社非法吸储的事情,但农工委的职责只是负责宣传,进行政策指导,没有权利查处农合社吸收存款的事情。不过,针对当前农合社发展乱象的治理,平山县农工委曾建议当地各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建一个针对农合社的监管组织,但直至现在进展缓慢。
该负责人还表示,农合社开展信用合作要严格坚持“限于农合社成员内部、用于关联产业发展,吸股不吸储、分红不分息”的基本原则,农合社属于非金融机构,严禁吸收社会公众存款,严禁对外发放贷款,严禁从事业务范围以外的经营活动。
求变:做实产业支撑 有序推进
信用合作问题频出,令专注于吸储与放贷的农合社发展压力空前,但与此同时,一些“铆足了劲”发展关联产业的农合社也被波及其中,涉农的产业项目则推进缓慢。
日前,《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河北平山县采访时了解到,归口为河北省农业信用合作协会(下称“河北农信会”)会员单位的11家农合社,经过前期申报、科学论证与市场调研,拟在11家农合社驻地联合筹建10万亩油用牡丹种植项目,目前,已与投资方、保险公司分别签订了项目投资与保险合同,项目开工在即。然而,受新一轮全县农合社集中整顿影响,该项目推进进度放缓。
平山县联航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作为11家农合社筹划种植10万亩油用牡丹项目牵头单位,从年初至今一直忙于对接当地政府与各农合社社员。但即便如此,该社主要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表现得乐此不疲。他高兴地告诉记者,11家农合社从成立到现在开展信用合作业务甚少,几乎没忙别的,全部精力集中放在产业项目(牡丹种植)发展上,一方面需要将项目申报给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对接投资商和项目再保险,另一方面则要协调社员土地流转。目前,项目已进入实质推进阶段,当地政府也很支持该项目,该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记者采访中发现,包括平山县联航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内的11家农合社,开展信用合作业务明显少于其他农合社。有数据显示,目前11家农合社股金总规模仅有600多万元。那么,这就意味着,每个农合社互助金额仅有几十万,甚至最高也不超百万。不过,吸股虽少,但11家农合社拥有的社员数量庞大,平均每个新成立不足一年时间的农合社入社社员已达百余户,据了解,大多数社员均以土地入股,他们对发展种植牡丹项目信心满满。
河北农信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10万亩牡丹种植项目应适时加强引导规范,指导11家农合社建立“农合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体系。不过,由于11家农合社存在规模偏小、合作层次不高,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专业人才匮乏、出色带头人少、运作机制还不够规范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农合社的发展壮大。
该负责人还向记者表示,要提高河北农信会会员单位(农合社)负责人、成员的商标品牌意识,大力挖掘、培育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有迹可循的是,同属于河北农信会会员单位的邢台县燕栋蔬菜专业合作社今年计划种植胡萝卜600余亩,进行统一种植、管理与销售,并以此申请注册商标,走商标品牌战略之路,增强在市场竞争的实力。据了解,这家位于邢台县晏家屯镇北王段村的农合社从去年11月份成立至今,已发展社员58户,股金40万。该农合社在社员做好日常生产、生活和农产品等物资购销(肥料每袋优惠20元),让利社员。另外,去年对社员种植的胡萝卜集中收购200吨,进行统一销售。为此,农合社社员实现了1斤胡萝卜高于市场价1毛钱的销售利润,年底还实现了二次分红。该农合社理事长申爱臣这样告诉记者。
距离燕栋蔬菜专业合作社不远的王家庄农金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1年11月20日成立,目前发展周边村庄社员200多户,股金300余万。去年农合社组织社员集中种植高粱100多亩,实现亩产经济效益达2000余元,远高于种植小麦等普通经济作物收益。此外,该农合社社员在去年内的二次分红收益率已达到6%。该社今年推广种植高粱500亩。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位于隆尧县东良乡泽畔村南占地40亩的河北金田源合作社基地,成立于2010年,通过近年的不断发展壮大,涵盖东良乡、北楼乡35个自然村和唐庄农场,共有土地107583亩,吸纳社员13786户,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分社长。目前主要发展项目是绿色小麦、绿色玉米,其中绿色小麦生产基地10万亩。该农合社生产的绿色饺子粉等 4种产品均获得由中国绿色农产品认证中心颁发的证书。
河北金田源合作社理事长高俊贤向记者表示,对于农合社社员而言,土地流转除每亩每年可获1000斤小麦收成外,在基地工作的社员每月还可领2000元工资,除此之外,农合社还会为在此工作的社员办理社保等保险待遇。高俊贤表示,农合社今年将先行启动3万亩小麦统管试点区,吸纳社员(工人)3000余人。
据了解,截至目前,邢台市辖区内在册的3000余家农合社中已有68家发展成河北农信会的会员单位。
河北农信会邢台市(会员)农合社负责人王建国向记者表示,为全面提升邢台市各农合社组织化程度和业务水平,现已与当地邢台市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将对农合社工作人员与农民社员集中进行学历深造与业务培训,以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专业技能,造就一批懂技术、懂市场、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持续推进示范社创建,规范运行机制。与此同时,促进农合社与各类市场主体实现产销衔接,不断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探究:规范信用合作的“河北模式”
被视作农合社发展又一个“黄金期”的201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对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作了新部署,提了新要求。从中不难看出让有条件的农合社通过资金互助形式让农民“抱团取暖”, 以此提升农业生产及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亦是农村金融改革题中应有之义。
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农合社达到95.07万家,全国各级示范社已突破10万家,开展内部信用合作的农合社已近2万家。
不过,农合社开展信用合作在我国目前仍属新事物,摸索前行中各地必然呈现组织形式不一、方法不同等乱象,极易导致部分农合社“畸形”发展并向着“农村信用社”的模式发展,吸收存款并设立代办站。
值得注意的是,农合社既不是金融机构,也不是农村信用社,开展吸储业务没有法律依据,属超范围经营。一些农合社置发展宗旨于不顾,长期在农村肆意揽储骗取农民入股,最终滑向非法集资边缘。
即便是被业内看好的农合社,在开展信用合作中互助资金发挥效应也并不十分明显,由于大多数农合社存在规模偏小、合作层次不高,资金短缺、专业人才匮乏等因素叠加影响,各地农合社运管机制还普遍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
那么,农合社信用合作究竟如何发展才能保障资金安全与有效利用?风险如何掌控?
所有这些问题,都将导向农合社科学管理与规范运营。
以河北为例。继江苏多地被曝农民资金互助社资金链断裂事件后,河北也因有农合社涉身非法集资风波成为农村金融“重灾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农合社“丑闻”事件之所以发生,有其复杂的根源。监管不力固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有效的金融服务不能向农民提供,合理的资金渠道不能对农民畅通,监管也有心无力并多头制约,方才造成了一些乱象发生。简单关停容易,但如何让农民的金融需求得到有效合理的满足,却是不能不正视的一个难题。
令业界担忧的是,如不能及时对农村互助金融进行有效扶持和提供有效监管,农合社或将有生存之虞。
对此,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合作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建华曾提出,应尽快制定《合作金融法》,做到有法可依。
有地方官员则建议,各地应建立相对完善的综合管理平台,各农合社的资金在综合管理平台能得到实时监控。
也有学者分析认为,发展农村互助金融,首先要相信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监管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监管,并为其融资提供制度化服务。
迹象表明,由河北农业信用协会(下称“河北农信会”)实施的农村信用合作“河北模式”已成为农村金融创新背景下一个值得探究的样本。
据媒体报道称,由河北农信会建立的合作模式正成为各方“取经问道”的焦点,这是一个被称作“五位一体”的新型农合社信用体系,3年间管理800多家合作社几乎创造了零风险的成果。山东、辽宁、内蒙古等多地的龙头农合社及职能部门先后赴冀考察合作。
这一模式实施路径为:“协会是平台,农合社为主体,开展多方面合作,接受政府和职能部门监督,以此组成具有风险互助关系和风险监控机制的农业信用合作体系。”体系模式被称为“五位一体”:一是健全社员信用体系和会员农合社信用体系档案,构成信用评价服务体系;通过提供有偿互助、保险、担保服务构建资金互助服务体系;实行生产资料、生活用品统一购买、农产品统一购销,以此建立市场服务体系;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组织技术开发引进项目、交流信息提升科技服务体系;利用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和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
与之形成呼应的是被称为“四位一体”的社员股金、财产安全保障体系,指协会通过与银行、投资集团、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经济实体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建立银行、担保、保险、投资管理的保障体系,力争为社员股金保值、零风险做到“双保险”。
河北农信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明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协会的风险调控体系,全部协会会员合作社联合设立风险互助金管理制度,每个入会农合社需从固定股金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风险控制金,由省统一掌控调剂,出现挤兑可启动风险互助,闲时与国有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行理财保值,这也被称作统筹风险互助金和社员股金担保制度。
与此同时,对社员股金和资金互助业务统一网络管理,24小时监控,并设置风险防控报警系统。近年来,河北农信会在对省内会员农合社业务规范过程中,凭借风险防控系统,先后监测出遵化市惠民农资专业合作社和高碑店市中汇信达农业专业合作社违规并取消了会员资格。
王建明还告诉记者,在河北农信会会员单位(农合社)体系中,各县建立了中心社也叫联社,统一管理所辖各乡级农合社,乡级农合社资金互助超过10万元需报县联社审批,县联社最大单笔资金调剂一般也不超过50万。
据了解,河北省农信会是于2010年12月,由石家庄市场开发服务中心部分干部职工、河北省兴农集团等多家单位发起组建。该协会集纳金融、农业、工商等行业顶尖人才,吸纳国内及省内精算师、运营师、国家级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员,致力于将省内各“单打独斗”的农合社化零为整,构建完整运营体系。据介绍,目前在河北工商局注册登记的约2.3万家农合社中成规模的为2000多家,加入河北农信会的均为具备一定规模的农合社,3年间已有800多个。
“这种‘集体担保、信用互助、余额控制、周转使用、自愿有偿’的运作方式的核心内容是允许合作社内部开展资金互助活动,但必须用农民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目前,所有会员农合社没有一个出现亏损和挤兑风险。”王建明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