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1世纪经济报道,3月18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发表题为《余额宝与存款准备金管理》的学术文章,盛建议,应对包括余额宝在内的货币市场基金投向银行的协议存款实施存款准备金管理,藉此缩小监管套利空间,“让金融市场的竞争环境更加公平合理,让货币政策的传导更加有效”。在盛松成看来,余额宝募集资金的增加意味着受准备金管理的银行一般存款的减少;余额宝存入银行的资金不缴存准备金,理论上这部分资金可以无限派生、可以无限创造货币供给,由此影响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盛的这一观点引发巨大反响。3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吴晓求对公开炮轰了这一观点,“余额宝没有货币乘数问题,提存款准备金就有点外行了。”
3月20日,盛松成再度回应,余额宝类货币基金投资银行协议存款为何应缴纳存款准备金。盛松成表示,如果观察货币创造的过程,准备金率影响到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家银行拿到100元存款,存款准备金率20%,这意味着银行只能贷出80元,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意味着银行能贷出去的钱越少,企业拿到的钱也就越少,然后进入银行创造的钱也就越少。
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过程。储户将原本存入银行的100元转而购买余额宝,即天弘基金货币基金,最后天弘基金又以90%-95%的同业存款的形式再次存入银行,银行贷出的钱远大于原先的80元。
由于余额宝存入银行的资金不缴存准备金,理论上这部分资金可以无限派生、可以无限创造货币供给,由此影响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其后果有三:第一,它可以无穷创造货币;第二,不缴纳存准+不受利率管制,使得余额宝和银行处于不公平竞争状态;第三,助推了整体利率水平上涨。
针对外界的质疑,3月20日,盛松成表示,希望专家能认认真真看一遍他的文章,再发表意见。
盛松成称,证券投资基金的理论基础是通过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获取相对较高的投资回报。而由于不受存款准备金管理,余额宝无需考虑复杂的投资组合,而是将95%的资金投资于银行存款并享有无风险收益,以基金之名行存款之实。
这一点中国货币基金与欧美有着很大区别。自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就开始研究对货币市场基金进行准备金管理,目前未付诸实施的原因也很简单:不同于中国货币基金80%以上投向银行协议存款,美国的货币基金,其资产配置当中,绝大多数是购买美国短期国债。购买国债当然不存在货币创造的问题。
“余额宝资金以协议存款形式进入银行体系恰恰涉及货币创造和货币乘数问题。由于不缴纳准备金,这部分资金在理论上可无穷创造货币,货币乘数可变得无穷大。”盛松成强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