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亮指出,在“区间+爬行”模式下,以中间价为基准,汇率只能在上下1%的狭窄区间内波动,且央行会积极对汇率进行干预,因此,央行成为事实上的价格制定者,汇率波动率很低;而在“区间+浮动”模式下,中间价仍为基准,但汇率波幅扩大到上下 2%,货币当局退出常态式干预,市场对价格的影响力明显上升,市场与央行均为价格制定者,汇率波动率显著加大。
在3月央行放宽波动之后,如今上下2%的波幅,意味着每天有4%的波动区间,这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情况下汇率的定价需求,也即理论上在4%的波动区间内,央行可以放任市场自由波动。
但是,这并不代表央行会甩手不管,迄今为止,人民币实行的依然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一管理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中间价,二是入场干预。
在放宽波幅后的早期阶段,将出现“强当局”与“弱市场”的组合,央行将会确保汇率有序波动,以近期人民币贬值而言,央行的底线应是不引发恐慌心理或系统性风险;随着时间的推进,市场力量将逐渐转强,出现“强当局”与“强市场”的组合,并最终过渡到“弱当局”与“强市场”的组合模式。
在汇率波幅放宽,且资本账户日益趋向开放的环境下,人民币的定价机制将会逐渐向国际主流货币靠拢,实际利差将会成为人民币中期波动的重要驱动力。美元表现、经济数据、货币当局喊话将决定人民币短期表现。
刘东亮并指出,由于中国经济将出现企稳,以及中美实际利差依然诱人,人民币在6-12个月的时间段内仍然有升值空间,但最终能否升值以及升值幅度,取决于央行对汇率的干预力度;相信干预力度将会逐渐转弱,“强当局+弱市场”最终将逐渐被“弱当局+强市场”取代,当然这一取代过程将会远超12个月;在6-12个月之后,随着中美货币政策的转变,人民币的升值动力将趋于弱化。
发稿:张金栋/何巨骉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