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长汪潮涌接受新华网专访万方
新华网北京4月28日电(记者 李苑)2014中国绿公司年会近日在南宁举行,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长汪潮涌在会议期间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为更好推动中国经济升级、转型和创新,资本市场的前进步子可以再大一些。
政策效果突出 并购市场活跃令人振奋
近一年多来,最高决策层、监管层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着力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并取得一些成效。汪潮涌在评价改革时特别强调,“监管层在推动企业并购重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效果突出,令人振奋”。
2013年至今,中国并购市场交易案例数量大幅增长。清科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并购市场共完成交易1094起,同比增长30.7%;共涉及交易金额417.40亿美元,同比大涨141.6%。
“并购市场为上市公司升级转型、变换主业、业绩做大做强等提供了支持,这非常重要”。汪潮涌表达了肯定。此外,他还强调,对于PE和VC公司来讲,并购也是一个很好的退出通道。
随着市场对于并购重组的需求日益旺盛,监管层也对企业重组予以了更多重视。今年3月2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出台七个方面“硬措施”,加快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部分审批事项,推行并联式审批。
“最近,监管层在并购市场的审批环节方面进一步放权、减少审批,这是非常好、非常正面的。”汪潮涌说。
IPO闸门关死不合理 应细水长流
并购市场的活跃,是与A股史上最长IPO空窗期紧密相连的。汪潮涌认为之前IPO暂停太长的做法有欠妥当,“改革可以边做边改,不要把闸门关死,把水断流,变成一团死水,下游全部干旱;IPO应该细水长流,边放边改”。
“今年1月新股发行开闸后,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这更说明了边放边改的必要性,因为不可能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汪潮涌表示,业界很多人都持有相同看法,这也是近年改革中不足的一面。
4月18日晚,28家拟上市公司发布IPO预披露文件,接下来的一周内,预披露公司总数达到122家。对此,汪潮涌认为,“这其实是一个好信号”。
截至4月25日,沪深两市排队上市企业共计629家。有专家认为,倘若新股发审节奏过快,可能会令二级市场严重承压。对此,汪潮涌认为或许管理层过虑了。他从资金面角度进行了分析,“这600多家企业的总募资量在五、六千亿元左右,资金量级并不大。它与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加起来的年销售资金量相当,与银行业一个月的新增贷款总量差距不大”。
其实,当前整个资本市场的规模有限。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沪深市场的股票市价总值(A、B股)为23.6万亿元,而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则超过了150万亿元。汪潮涌表示,即便股市、债市加在一起,其规模占我国金融总资产的比例仍然很小,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比重较低。如果中小企业、创新企业、高科技企业拿不到资金,或融资成本越来越高,那对整个实体经济是很大的伤害,同时也是PE、VC行业的拦路虎。因此,必须要加大力度改革,发挥资本市场应有的作用。
“股市的募资功能很重要。现阶段,为更好推动中国经济升级、转型和创新,资本市场步子可以大一些,胆子大一些”,汪潮涌说。
债市信用体系需经历阵痛才能建立
与股市改革的踌躇满志相比,今年债市的违约风波也引发了热切关注。对于信用违约会不会给市场带来负面影响的担忧,汪潮涌表示,中国债券市场的信用体系、风险溢价和定价机制,必须要经历阵痛才能建立。
今年3月,“11超日债”成为我国第一例违约的公司债,结束了债券刚性兑付的历史。随后“11天威债”、“11南钢债”和“13中森债”等相继濒临违约“悬崖”,这场违约风暴显然尚未终结。
“刚性兑付的打破是件好事。否则,拿着收益率百分之十几的信托产品,不用承担任何违约风险,在全世界来讲都是不对的”,汪潮涌说道。过去刚性兑付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不断强化了投资者“高收益、零风险”的产品预期,其实这很危险。
在美国,公司债券有细致的分级,从3个“A”投资级,一直到非投资级,所谓的垃圾债,中间的每一个信用评级都对应着不同的发行利率成本,也对应着不同的破产风险。
“中国必须要经历违约的阵痛来建立债市信用体系,否则,我们的固定收益市场永远都是扭曲的,”汪潮涌同时还强调,投资者也应该接受一些教训,不能一味追求高回报,却忽略了风险。
汪潮涌认为,“股民对于股票损失的承受能力是很强的,所以对固定收益产品也有承受能力,所以有时候政府过虑了。”他强调,应该把破产风险、违约风险变成一种市场化的行为,不要政府去兜底。
作者:李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