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权威人士处最新独家获悉,千呼万唤的自贸区FTA账户体系将于本周内正式启动,届时,自贸区内主体(包括区内个人、区内机构)将可在自贸区商业银行开设自由贸易账户(FTA)。
5月下旬,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央行中国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下称《细则》)公布,这被认为是自贸区改革最受关注的金融改革细则。
“在上述细则公布后的近半个多月内,自贸区设有分支的金融机构已根据《细则》对系统稍作修改,本周三,央行拟验收首批包括浦发、中行、交行等几家银行的系统,将宣布正式启动自由贸易账户。”一家商业银行自贸区分行负责人称。但要让自贸区金融创新走得更好更稳,仍需要更多配套政策措施“支持”。
在自贸区内,企业境外发债能否无需获得北京相关部门先行审批?能否建立统一的企业征信系统,方便金融机构了解企业诚信经营状况?自由贸易账户(即FT系列账户)具体有哪些用途,能否向境外借款?
这些疑问,是中欧国际商学院近期面向自贸区中欧校友企业与金融机构开展广泛调研,搜集到的一些自贸区金融改革操作困惑。
FT账户能否适用于租赁资产跨境融资交易?
5月底,自贸区融资租赁产权交易平台正式启动。早在市场调研阶段,这些融资租赁公司一直在咨询FT账户能否提供租赁资产跨境融资交易的便利化操作,尽管他们对FT账户具体用途知之甚少。
以往,租赁资产跨境融资交易属于资本项下的交易,资金跨境流动需要外管局审批,通过境外融资的方式购买租赁资产还涉及融资公司外债额度的使用,整个审批流程相当复杂漫长。
这些融资租赁公司希望FT账户成为租赁资产跨境融资交易“绿色通道”同时,还能适度放宽它们外债额度审批限制。
原因是租赁资产跨境交易存在可观的利差套利空间—拥有充足外债额度的融资租赁公司可以通过内保外贷等方式,从境外按2%-3%融资成本拿到足够的美元资金,若他们购买的融资租赁资产利率超过8%,即使扣除3%的其他操作成本,还能获得3%左右的利差收益。
“目前,FT账户能否适用于租赁资产跨境融资交易,需要相关部门制定操作细则。”一位了解自贸区融资租赁产权交易平台的人士透露,目前这个平台正着手解决两项工作,一是尽快与相关部门沟通,尽快推动租赁资产挂牌交易;二是协同自贸区相关部门酝酿推出自贸区融资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其中可能涵盖融资租赁公司如何使用FT账户参与租赁资产跨境融资交易。
此前,有租赁行业人士向自贸区相关部门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自贸区不妨适度放宽融资租赁资产交易资本的跨境流动管制—将租赁公司购买SPV公司租赁资产行为,与一般的股权投资行为区别对待,从而加快租赁资产跨境融资交易的审批效率,并着手推动租赁资产交易转让的实际税收标准与国际接轨。
“自贸区相关部门也在根据这些建议做调研论证,适时出台相关操作细则。”上述接近自贸区政策的人士直言,这些操作细则的条款设定,必须符合自贸区相关金融监管政策,比如自贸区内非银行金融机构从境外借用人民币的资金额度,不得超过实缴资本倍数为1.5倍。
自贸区还缺乏统一企业征信系统
自贸区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多家自贸区银行涉足各项贸易融资业务创新。
一家自贸区银行负责人透露,以往企业为了进口一批欧美国家货物向银行申请贸易融资,需要报关单、外汇核销单、合同单三证齐全;但他所在的自贸区银行正探索一种全新的贸易融资运作模式,即只要货物从欧美国家海关出境,企业就可以凭借贸易合同向自贸区银行申请贸易融资贷款。
因此相关贸易融资产品的定价,必须涵盖银行融资成本、汇兑风险、货物运输保险、纠纷仲裁等风险与费用支出。
但在实践过程,他发现这款贸易融资产品只能面向银行现有企业客户推行,由于自贸区缺乏统一的企业征信系统,令他们难以核查区内新企业客户的以往贸易记录与资金周转状况,准确制定风控措施与产品定价。
“其实,海关、商检、税务、食品药品检监等部门都有自己的企业征信标准,只是这些信息还无法实现共享。”他表示。由于自贸区缺乏统一的企业征信系统,银行内部一度要求他们尽可能对自贸区执行注册资本认缴型的外贸企业提高贷款准入门槛。
“若自贸区拥有统一的企业征信系统,银行就可以直接调取企业以往诚信经营记录,作为定价的主要依据。”他直言。
去年12月出台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也提出,建立试验区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对区内非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一位接近自贸区政策的人士透露,有银行机构曾建议率先在自贸区设立一个“负面清单”,即列出自贸区内存在贸易融资贷款违约、不诚信经营的企业名单,便于银行能及时辨别风险。
他坦言,这个征信平台能否尽快面世,主要取决于各家银行、各个政策部门是否愿意共享自己的企业客户信息,需要相关部门相互协调。
金融改革创新目前最大的希望之一仍是减少行政审批的流程。
“要找到创新与合规的平衡点,有时会遭遇某些政策阻力。”一家自贸区银行主管坦言。比如自贸区内企业想要境外发债,仍需前往北京相关部门先行审批,一旦审批流程较长,企业可能错失低成本融资的时间窗口,银行为企业度身定制的跨境融资创新方案也难有施展空间。
目前,自贸区管委会正与相关部门沟通,以简化某些金融创新业务的行政审批流程。(本报记者乔加伟也有贡献)(编辑 王芳艳)
作者:陈植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