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中国经济新常态之长三角样本:痛并快乐着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8月19日至21日,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宁波专题调研海洋经济发展情况。他强调,发展海洋经济,是中央赋予浙江省的重大战略使命,是新常态下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推进经济科学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

  夏宝龙并不是第一个提出“新常态” 的人。而这个词,近期在国内越来越热。

  作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术语,“新常态”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尽管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但“新常态”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又一次提出,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

  随后,从8月4日起,人民日报在重要版面连续三天刊登一组主题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系列报道和评论员文章。

  自此,新常态,已经并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GDP增速只有3次连续2-3年低于8%,每次过后又回到了高速增长的轨道上。而2012年、2013年,我国GDP均增长7.7%,2014年上半年为7.4%。

  经济增速的下降可能就是未来中国经济最大的特征。对此,一位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可以被理解为:增长速度可能会比过去10多年有所降低,但与全球范围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相比,仍然有望保持较高水平;推动增长的主要力量,将转向主要依靠转型升级、生产率提升和多元的创新;经济结构也将会发生新的变化,比如,服务业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投资的比重会达到峰值并缓慢降低。

  “从近20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速来看,波动是很正常的,虽然整体保持着近9%的增长,但也有低速(5%)、超高速(14%)的增长。”复旦大学经济学家张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这样说,其认为新常态不仅仅是形容现在这个阶段的中国经济。

  不管新常态能不能真实地反映当下抑或未来的中国经济的走势,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将成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最大利好。

  也是基于此,新常态也正在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热词。各省纷纷要求科学认识并主动适应新常态。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似乎更有发言权。一直以来,习惯于“走在前列”的长三角,在此次经济下行的过程中亦最先感受到了波动带来的影响。

  从各地最新发布的七月份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经济仍处于下行期,是否到了触底反弹之时还是未知数。但是,这对于调结构中的中国经济来说,是不得不历经的阵痛,长三角也不例外。

  “进入新常态,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要爬坡过坎,从粗放到集约,从低端到高端,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艰巨。”《人民日报》关于新常态的论述投射到长三角地区显得再合适不过。

  长三角区域的发展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增速换挡期、转型阵痛期和改革攻坚期,因此尤需正视发展中的新难题和新要求。

  各地学习新常态:长三角强调要成为全国样本

  国内很多经济学者试图从理论和未来宏观政策的层面论述中国经济出现的这种“新常态”。从政府层面的密集表态来看,其理念和内在逻辑几乎相同。中国经济处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这是政府对经济放缓最精确的归因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刘熠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常态”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相吻合,与本届政府十八大后的经济思路一以贯之,核心是如何处理“增长”与“改革”之间的平衡关系。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改革攻坚的新常态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成为考验地方政府的一道难题。

  但是,决策层提到了关于“新常态”的论述,地方政府自然非常关注。目前,新常态正在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

  在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已有多个省份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均要求各部门科学认识并主动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

  8月8日,辽宁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强调要以改革为统领,以创新为引擎,以转型为主线,以政策衔接为抓手,以培育内生发展动力为主攻方向,既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又积极应对、主动作为,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在新一轮东北振兴中走在前列。

  7月19日,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上半年经济形势汇报分析会上,则一连用了三个“新常态”:要有适应“新常态”的自觉,把强化发展责任作为 “新常态”,把迎着矛盾和困难上作为“新常态”。

  习近平曾强调,我国经济不可能也不必要保持超高速。新一届政府在反复释放“经济增速放缓处于可容忍范围”信号的同时,正有条不紊地推进既定经济步调,其态度和政策力度都表现出少有的“定力”和“决心”。

  外界分析,这种对“新常态”的追捧,更多的是为改革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意味着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操作趋势发生改变。不搞大规模刺激,强化市场、放松管制和改善供给将取代需求管理成为新政府的施政重点,这已成为共识。

  对于长三角而言,对于新常态的认识似乎更为深刻。

  8月12日,上海市委举行常委学习会,听取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关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专题辅导报告。

  “我们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智慧,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率先攻坚克难,在推进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勇于先行,努力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为国家多做贡献。”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会上指出。

  这也是上海官方最近的一次对外谈到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而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也在多次调研过程中谈到浙江要科学认识和适应新常态。

  “要主动作为,勇闯难关,大力提升和发挥浙江的内生创新动力,推动浙江发展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着力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建设"两美"新浙江。”夏宝龙曾在不同场合说。

  经济总量占全国十分之一的江苏,也提出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加快调整转型。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把江苏经济现阶段称为“爬坡过坎”的重要阶段,江苏依然在有效地抗击经济下行压力,“但同时经济体制深化改革不能等,是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

  长三角率先进入换挡期:调结构优于高增速

  《人民日报》在新常态系列文章中分析指出,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征: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优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新动力,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多挑战,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

  环顾世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都会出现增速“换挡”现象:1950年-1972年,日本GDP年均增速为9.7%,1973年-1990年期间回落至4.26%,1991年-2012年期间更是降至0.86%;1961年-1996年期间,韩国GDP年均增速为8.02%,1997年-2012年期间仅为4.07%;1952年-1994年期间,我国台湾地区GDP年均增长8.62%,1995年-2013年期间下调至4.1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常态”的两次表述,使外界进一步确认了我国政府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和策略。这也让长三角地区吃下一颗“定心丸”。

  浙江大学区域与地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像浙江这种沿海发达省份,具有传统产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多的突出特点,因此包袱较重、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具体来说, 因为在“新常态”成为热点词汇之前,由于国内外竞争日趋加剧、资源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生态环境制约日益严重等因素,2001年尤其是2003年以来,长三角区域的若干重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国的位次持续下滑。

  然而,长三角地区也正是在上述的“倒逼机制”的推动下,率先进入了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改革攻坚的新常态发展阶段。

  根据无锡市统计局近日对外公布的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数据分析报告显示,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858.38亿元,增速均值8.8%,较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较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

  尤为令人瞩目的是,该区域外贸情况有所好转,上半年地区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0%,较去年同期提高7.1个百分点。随外贸形势的好转,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动力十足。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上半年长三角地区投资、消费、进出口相比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不仅是无锡,在整个长三角,上海上半年经济增速7.1%,浙江7.2%,江苏8.9%。显然,这样的经济增速相较于中西部来说并不起眼,但对于长三角来说已经得来不易。08年金融危机之后,长三角地区的GDP增长出现了持续下滑的局面,三省市都在“十二五”初期降低了GDP增速预期。

  不过,接受采访的长三角地方官员则认为,增速的下降不可怕,可怕的是产业结构没有优化。而显然,在长三角,产业结构已经明显优于国内其他地区,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了。

  “在经历多年领跑之后,长三角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将整体进入相对低速的增长通道。”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郁鸿胜认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对地方政府、企业等都是严峻的考验。而长三角区域显然要比其他区域更有发言权。

  显然,长三角各地正经历着痛并快乐着的阶段。痛是因为经济增速下降,快乐着则是因为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用创新适应新常态: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创新是重点

  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运行正面临着一些困难,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可能引发经济下行和风险增大的边际变化。

  从各地最新发布的七月份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经济仍处于下行期,无疑上半年的“微刺激”政策暂时还没起到效果,经济仍在向谷底下滑,是否触底反弹还是未知数。但是,这对于调结构中的中国经济来说,是不得不经历的阵痛,长三角也不例外。

  业内专家指出,长三角区域的发展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增速换挡期、转型阵痛期和改革攻坚期,因此尤须正视发展中的新难题和新要求。既要理性、客观认识经济增速的放缓,也要全面、辩证看待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迈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这个“坎”。

  这个“坎儿”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已经迈了多年。上海、浙江和江苏近期纷纷提出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加快调整转型。各地虽然做法各有不同,但用创新来为经济转型而破题已经成为长三角的共识。

  近日,浙江省发改委通报了2013年度浙江全省各市、县(市、区)服务业发展目标考评结果,嘉兴在浙江省11个设区市中排名第4,仅次于杭州、金华、宁波;嘉兴下辖的5个县(市)在全省近60个县(市)中均排在前40位。

  嘉兴市官方提供给21世纪经济报道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嘉兴全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653.91亿元,增长8.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快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对GDP贡献率为44%,拉动GDP增长3.2个百分点。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嘉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为43.1%,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上半年,嘉兴市的批发、金融、现代物流及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而这也成为了浙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个缩影。

  “未来服务业增加值的占比仍然会进一步提高,我们将举全市之力来发展好现代服务业,这是经济转型的机遇也是调整。”浙江嘉兴市服务发展处的一位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

  不仅是浙江,江苏和上海也加足马力。

  此前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苏浙之争”就是外界对于浙江和江苏经济转型发展的深层拷问,虽然表面上仍然是对于经济总量和GDP增速的比较,但深层次中是对两省经济转型是否成功的对比。然而现在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江苏省曾明确提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不能把眼光放在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的争先进位上,而要把工作重心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努力做到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互动并进。

  据官方数据显示,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江苏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54.2%的GDP,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省的73%,研发投入约占全省企业的2/3。

  再以无锡为例,2013年,无锡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714.22亿元,占GDP比重达46%,新兴产业营销收入突破8千亿元,增长14.1%,高耗能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则下降0.2个百分点。

  近一年多来,江苏省陆续出台了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政策意见,以及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措施。虽然有外界批评“政府之手”伸得有点远,但是足可见江苏在经济转型中的迫切努力。

  同样,对于上海市来说,适应经济新常态,走经济转型发展之道也非一路平坦。

  “不创新,上海就没有出路。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是上海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8月19日下午在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调研时强调,此行他的主要目的就是听取市科委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汇报。

  显然,在智能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全新时代,以什么样的视角和思想审时度势,如何破题科技创新中心,对上海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和考验。而科技创新能为上海经济发展提供多少助力,自然是未来之事了。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上海市经济效益实现了“三个快于”:工业增加值7236亿元,增长6.3%,快于工业总产值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2997亿元,增长7%,快于工业增加值增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1036亿元,增长12.8%,快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上海看重的金融业更是发展迅速,根据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对外发布“2013年上海金融景气指数”显示,以2006年为基期,2013年,上海金融业整体发展度指数达3,464点,较2012年末增长9.8%,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反映景气度的增速指数为1,098点,景气度较高。

  在改革中形成增长新常态:

  专家认为长三角需进一步一体化

  在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速普遍下降的状态下,长三角地区能不能稳住,能不能继续将产业结构调整做好、转型升级过程加快,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是考验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的一道难题。

  虽然无锡的新兴产业贡献了很多的GDP增长,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调查,很多产业存在持续增长乏力等现象,这就意味着未来,这些地区可能出现增速的持续下降。

  “盈利增长难、转型发展难,也许就是我们的新常态。”嘉兴的一家从事服务贸易的公司的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公司发展遇到一些瓶颈。而更多的企业则表示,在这种大的背景,企业肯定是最敏感的群体。

  嘉兴市有关部门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这些年增速占比确实很大,但是后生动力还有待观察。而如何创新发展,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虽然我们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上做得比较多,在从当前的趋势来看,GDP增速下降得很厉害,这就是说如果调挡速度过快,创新等动力补不上来,调整本身就会停滞。”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超这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超认为,要调整到位,就必须使调整方式更有效率,必须深思熟虑策略和方式,政府也应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和协助市场改革,确保转型升级平稳推进。

  “在新常态下,长三角必须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去除地方保护主义,改变目前三地离心发展的局面,使各地之间凝聚力大于离散力。”浙江省经济学会会长、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金祥荣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如是认为。

  其认为长三角地区要以上海为中心实现集聚发展,充分发挥上海的中心城市功能,使长三角各大企业总部集聚上海,利用其信息区位优势,加大营销研发力度,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长三角新的经济推动力。

  据浙江省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较上年增长13.7%,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3.46%。但其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增加值的增速还是比重均低于上海和江苏。

  陈建军认为,浙江要实现新旧动力转换,确保平稳发展,浙江就要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意识,将其做大做强;推动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过渡到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帮助民营企业克服短期效应,实现规范化发展。

  “在新常态下,长三角要改变之前的区域经济合作方式,打破行政分割,市场要代替政府在区域经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企业作为区域合作的经济主体通过兼并重组促进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劳动力也要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政府要及时出台相关政策起好辅助作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博士杨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是指出。(实习记者张赛男对本文亦有贡献)(编辑孙小林)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jingji.21cbh.com/2014/8-23/zOMDA2NTFfMTI4MTQzOA.html report 8364 21世纪经济报道8月19日至21日,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宁波专题调研海洋经济发展情况。他强调,发展海洋经济,是中央赋予浙江省的重大战略使命,是新常态下加快转型升
(责任编辑:UF030) 原标题:中国经济新常态之长三角样本:痛并快乐着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