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体系正面临大变革。每年千亿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将从“碎片式”的管理纳入统一平台分配、运行。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日获悉,由科技部、财政部共同起草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下称《方案》),已经批准,即将发布实施。
《方案》提出,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而是通过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宏观统筹,具体委托专业机构来管理。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科技计划在体系布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总体绩效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科技计划碎片化和科研项目取向聚焦不够两个问题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称,过去有大大小小的科技计划、专项和基金近百个,分散在30多个部门进行管理,存在着多头配置、部分分割、分散重复和封闭的现象,所以使用效率不高。
新的《方案》将彻底改变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格局,坚持按目标成果、绩效考核为导向进行资源分配,统筹科技资源。
其中,在管理方式上最大的改革在于转变政府科技项目管理职能,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立联系会议制度,通过专业机构管理项目,建立战略咨询和综合评审委员会,建立评估与监管和动态调整机制。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确定重大的、共性的、关键的一些技术,还需要重点突破的一些产品或者技术,在同一平台上,公开地向全社会开放,有专业化的评估队伍管理,这是一些很重大的改革。
对于转变了直接管理项目职能的政府,科技部部长万钢对媒体解读时强调,政府的重心要集中到战略规划、科技政策、监督评估这几个主要的方面。
从2006年的774亿元到2013年的2364.68亿元,中央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到全部本级公共财政支出的11.55%。
根据新的改革方案,其中属于竞争性研发经费将实现优化整合成五类,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和基地以及人才专项。这将通过不分方向、不分部门、不分阶段的方式,解决科技财政资金资源无法形成合力的问题。
但此次改革不涉及科研财政资金中的稳定性经费,因为稳定性经费是中国科研资金中较为缺乏的部分。由于这部分不足,导致一些科研机构无法自主组织战略性、前沿性、长期性的研究,研究团队和研究人员各自为战,相互之间难以合作交流、攻坚克难。改革保留稳定性经费将进一步支持基础、长期和重大的科研攻关。
《方案》要求,2014年就要启动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设,在重点领域先行组织部分重点专项进行试点。2015至2016年,基本完成平台建设和各类科技计划的优化整合,实现科技计划安排和预算配置的统筹协调。2017年,经过三年的改革过渡期,全面按照优化整合后的五类科技计划运行,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改革。
附表:5个新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体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
●基地和人才专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