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品质研究院日前发布报告称: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1060亿美元,同比增长4%;中国消费者2014年在奢侈品本土消费额明显下降,为250亿美元,2013年该数据为280亿美元;境外消费达到810亿美元,而2013年该数据为740亿美元。有媒体认为,2014年中国消费者76%的奢侈品消费发生在境外,这说明中国市场成鸡肋。
据称,这是8年来中国内地首次出现奢侈品消费降低的现象,有一种解释颇具代表性,即认为这是强力反腐影响所致,因为官员以男性居多,他们奢侈品的消费和馈赠大幅减少,直接导致了相关奢侈品销售的下滑。
从这个角度来说,奢侈品消费降低对中国未必不是好事,这说明正本清源的努力起了作用,那些钱权交易被淡化或者压缩了空间。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奢侈品消费仅仅是从国内转移到了国外,金额也大幅增加,那么这类腐败未必减少了,同时还让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萎缩,该产业附加的各种红利也同时外流。
撇开反腐的因素不谈,近年境外奢侈品市场火爆也是不争的事实,这首先是由于中国出境旅游人数暴涨,在海外消费奢侈品逐渐流行;其次,国内外奢侈品价格存在巨大差异,灰色代购业也兴旺发达,这使得消费外流进一步加剧;再次,境内奢侈品消费下滑可能还因为受假货泛滥的冲击,由于担心买到假货,消费者更倾向于到境外购买货真价实的奢侈品。
其实,激活境内的奢侈品市场并没有什么坏处,尤其是当下消费结构也在转型升级,人们更渴望购买到富有个性、更具有表现力的商品,奢侈品算是其中一种。它未必与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有多大的冲突,比如不少身背名贵包包的白领照样挤公交、乘地铁,她们也热衷环保、公益。所以,现在急需打破这种奢侈品消费内冷外热的尴尬局面。
首先,境外采购或者代购奢侈品,这在境外或许是免税或者低税,但是回到境内,入关的时候该补缴税款还是要补缴,这方面的执法检查得下功夫。否则,这对国内其他消费者和商家都是不太公平的,甚至形成某种扭曲,越有钱的人越可以到境外买到物美价廉的奢侈品,既享受了奢侈生活,还省了大笔税费。
其次,国内涉及奢侈品的税费有下降的空间,因为消费者对这块的需求是日益增加的。由于国际奢侈品在中国的定价本身就偏高,如果再加上税费多,这就迫使一群对奢侈品有强烈购买欲望但对价格又非常敏感的消费者绕道境外。这样的结果就是既增加了消费者的麻烦,也让税收目的落空,还让境外的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最后,维护奢侈品市场的秩序至关重要,需要压缩假冒伪劣奢侈品的生存空间。几乎没有奢侈品不会遭遇假货的冲击,越是稀有抢手的货,越有仿制假冒的吸引力。这是一个相反相成的矛盾体,尽管不少假冒奢侈品的购买者永远都不会或者无力去购买真货,但是假货的泛滥还是会遏制真货的消费,大街上满眼都是某款奢侈品的假货,那么这款真货也就没有多少吸引力,因为你哪怕买的真货也很可能被当成假货看待。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