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中国人民银行每周二、周四例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人民币汇率近期频"上头条"。
去年11月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呈现连续走弱之势。而到了今年1月中旬,瑞士央行突然宣布取消欧元对瑞郎汇率下限后,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出现加速。最近几天,境内人民币即期不断试探对中间价2%的折价"警戒线",昨日收盘价6.2597续跌87个基点,创下自2012年10月16日以来的27个月新低,盘中对中间价折价约1.989%,逼近跌停。
围绕日后的汇率走势,市场仍在"人民币不会大幅贬值"、"双向波动会加大"等观点交锋中继续碰撞。当这一状况与A股调整重叠在一起时,市场的心理预期便开始发生微妙变化--人民币汇率到底是升好还是贬好?贬值会不会冲击A股?
汇率之争仍未结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却悄然由后台走向了前台。今年1月22日,央行重启了7天及28天期的逆回购,开始向市场投放短期流动性。分析人士称,某种程度上这也与人民币贬值可能导致的资本外流预期有关。而春节临近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现金头寸趋紧,也促使公开市场逆回购重新现身。
与去年全年被频繁使用的中期借贷便利(MLF)、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抵押补充贷款(PSL)等"非完全透明"政策工具相比,此番央行重启逆回购,预示公开市场的"公开"作用将重新得到重视。也就是说,在所谓"人民币汇率暴跌"等舆论不断干扰市场预期时,货币当局的姿态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的确不容乐观。据外汇交易人士透露,现在的离岸市场人民币即期、远期以及期权等产品的报价,均显示为看空人民币的预期远高于境内市场。而由于境内机构做空人民币存在较大难度,这可能使得外部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引导作用被进一步强化。
为此,中国货币当局在决定降息或降准时,就需要进行更为复杂和艰难的考量,既要防控因利率下调可能导致的资产外逃,又要为稳定国内经济预期释放一些暖意。
央行在公开市场中凸显的"间接干预"姿态,其实是在告诉市场:不用过分担心所谓资本外流风险。巨大的外汇储备、充满活力的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得中国具备较大的政策回旋空间。
从这一点来看,逆回购这样的灵活投放操作,有望在春节之后继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