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燕燕 发自北京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日前在《中国金融》杂志撰文,详解国际收支运行新常态。
文章指出,2014年,在“三期”叠加、国内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国际收支运行也进入新常态。具体表现为:经常项目收支状况趋于基本平衡,跨境资金流动有进有出、人民币汇率有涨有跌的新情况、新变化更加凸显。
文章还展望了2015年,影响我国国际收支运行的三个较为确定的因素。一是我国将继续保持较大规模的外贸进出口顺差。二是人民币将继续维持对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的正利差。三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维持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的较高水平,而且随着一系列结构调整和改革措施出台,以及“微刺激”政策的逐步落实,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经济增长,吸引长期资本流入。
我国跨境资金双向波动更加明显
国际收支运行新常态首先体现在我国跨境资金双向波动更加明显,“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外汇储备增长势头放缓。管涛强调,“藏富于民”和“债务去杠杆化”是主要原因。
从国际收支口径看,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15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为2.2%。
“虽然较2013年全年水平回升了0.2个百分点,但仍在国际合理标准以内,显示人民币汇率趋于均衡合理水平。”管涛在文章中指出。
此外,第一季度,经常项目顺差70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940亿美元;第二、第三季度,经常项目顺差分别增至734亿和722亿美元,资本项目却转为分别逆差162亿和90亿美元。前三季度,资本项目累计顺差687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65%。第四季度仍呈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国际收支格局。
外汇储备增长势头趋于放缓。2014年,前三季度,外汇储备资产增加1481亿美元,同比下降51%。
管涛强调,“藏汇于民”和“债务去杠杆化”是第二季度以来资本项目逆差的主要原因。
文章对此作出进一步解释,第二季度,经常项目与直接投资差额之和为1127亿美元,较第一季度增长86%,但非直接投资资本流动(即证券投资与其他投资差额之和)由第一季度净流入401亿美元转为净流出549亿美元,减少950亿美元,基本可以解释同期储备资产较第一季度少增1032亿美元的原因。具体来看:证券投资净流入146亿美元;其他投资由第一季度净流入转为净流出695亿美元,其中资产方净流出1176亿美元,负债方仍为净流入483亿美元。资产方的净流出反映了第二季度外汇存款增加652亿美元,而外汇贷款下降23亿美元,银行将当期外汇贷存差675亿美元存放或拆放境外,可见“藏汇于民”是导致第二季度其他投资净流出的主要原因。第三季度,经常项目与直接投资差额之和为1167亿美元,较第二季度增长4%,但非直接投资资本流动净流出537亿美元,环比少流出12亿美元,低于同期储备资产较第二季度少增224亿美元的水平。
具体来看:证券投资仍为净流入235亿美元;其他投资净流出772亿美元,环比增长11%,其中资产方净流出656亿美元,负债方由第二季度的净流入转为净流出116亿美元。资产方的净流出显示“藏汇于民”仍是导致非直接投资资本净流出的重要原因。负债方逆转则主要反映了第三季度进口贸易融资余额减少365亿美元,而第一、第二季度分别为增加241亿美元和187亿美元,因此负债去美元化是第三季度非直接投资资本净流出的又一重要原因。
外汇供过于求的矛盾明显缓解
数据显示,银行即期结售汇由年初较大顺差转为逆差,全年银行结售汇顺差1258亿美元,较2013年下降53%。银行远期结售汇由大量净结汇转为基本平衡,全年远期结售汇签约顺差561亿美元,较2013年下降58%。外汇市场由年初偏流入转为偏流出压力,全年,即远期结售汇顺差856亿美元,较2013年下降74%。
管涛认为,贸易投资差额与结售汇差额变动相背离。“2014年下半年,中国进出口顺差屡创新高。第三、第四季度,海关统计的外贸进出口顺差合计达2778亿美元,同比增长84%,较前两个季度增长1.7倍;中国利用外资规模也保持基本平稳。但7~12月,反映零售市场外汇供求状况的银行即远期结售汇连月逆差,累计逆差达818亿美元,这说明其他渠道的资金流出已可以在短期内抵消贸易投资顺差。”文中指出。
与此同时,管涛还表示,本外币正向利差与套利资金流向相背离。近期,虽然国内融资成本有所回落、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人民币利率仍然持续高于美元利率。尽管如此,下半年境内主体却延续债务去美元化的调整,第三、第四季度境内外汇贷款余额分别下降212亿和187亿美元,第一、第二季度分别为增加626亿和下降23亿美元;海外代付、远期信用证等进口跨境融资余额分别减少365亿和512亿美元,第一、第二季度分别增加241亿和187亿美元。此外,3月份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后,境内反映利差交易货币吸引力的人民币套利交易夏普比率经历了由负转正、大幅回升的变化,但并没有随之出现套利资金流入。
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是预期的、适度的调整
管涛指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境内外经济金融运行状况发生变化以及市场和政策因素推动境内外贸易融资大幅下降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发生较大变化。但他强调,当前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是预期的、适度的调整,2015年我国仍有望呈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振荡”的国际收支运行态势。
文章中提到,展望2015年,我国国际收支运行的诸多影响因素中,较为确定的至少有三项。一是我国将继续保持较大规模的外贸进出口顺差。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有所加强,外需回暖有利于我国出口需求的改善;强势美元和需求不足可能继续压制大宗商品价格,从而降低我国相关商品的进口成本;我国出台了多项外贸支持措施,随着政策逐步到位,有助于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二是人民币将继续维持对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的正利差。三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维持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的较高水平,而且随着一系列结构调整和改革措施出台,以及“微刺激”政策的逐步落实,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经济增长,吸引长期资本流入。
同时,文章也提到了诸多国内外宏观环境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会加大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一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有可能引起境内外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重新定价。二是本外币利差缩小,有可能加速市场主体的财务运作调整。三是美元趋势性走强可能继续推动市场主体回补美元空头、加大债务去杠杆压力。四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债务、影子银行、高房价、信托违约风险、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等新老问题将被市场持续关注和反复炒作。五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如世界经济延续缓慢复苏,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有所加大,新兴经济体面临更多挑战,地缘政治冲突此起彼伏等。
“总体而言,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继续呈现"经常项目收支基本平衡、跨境资本流动双向波动"的国际收支格局。当境内外因素偏多时,跨境资本流入较多,境内市场外汇供大于求,且供求缺口可能超过贸易顺差;当境内或境外因素偏空,尤其是境内外偏空因素叠加时,跨境资本流出压力加大,境内市场外汇供求趋向基本平衡,供求缺口小于贸易顺差,甚至有可能出现外汇供不应求。对于跨境资金流动可能出现的这种双向振荡格局,市场各方必须要有思想和措施上的准备,做好应对预案,管好敞口风险,积极防患未然。”原文中指出。来源一财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