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通车"百余日,北上和南下的两路资金虽然尚未开足马力,但是却都已经驶上正轨。
近日,沪股通和港股通2月份十大成交活跃股名单出炉,"大热股"变化的背后折射出了两路资金不同的理念和操作手法。
沪股通爱蓝筹
金融股最受宠
港交所发布的数
据显示,今年2月份,沪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分别是中国平安、中信证券、大秦铁路、工商银行、上汽集团、贵州茅台、伊利股份、招商银行、海通证券、中国银行。其中,中国平安的买入金额高达33.44亿元人民币,卖出额为18.1亿元人民币,买入及卖出合计金额高达51.54亿元人民币;中信证券合计成交37.14亿元人民币,工商银行合计成交27.84亿元人民币,招商银行合计成交19.65亿元人民币,海通证券合计成交18.43亿元人民币,中国银行合计成交16.42亿元人民币。
今年1月份,金融股的风头更盛,成交活跃度排名榜首的中国平安当月合计成交108.79亿元人民币,中信证券合计成交77.4亿元人民币,中国人寿合计成交32.56亿元人民币,招商银行合计成交28.61亿元人民币,中国太保合计成交27.89亿元人民币,工商银行合计成交27.8亿元人民币,中国银行合计成交22.55亿元人民币。
"从1月份和2月份沪股通的成交活跃股来看,投资风格比较稳定,金融股占据十大热股的大半壁江山,虽然2月份成交量有所缩减,但是考虑到中国传统的春节因素,这种情况还是可以理解并符合预期的",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沪港通通车初期能带来的资金还是有限的,但是最关键的是它带来的投资理念的转变,从目前银行股等大盘蓝筹的市场表现来看,机构投资者的操作手法恐怕也不是对于港股市场的简单复制,而是对两地投资者的操作手法进行了‘综合化学反应’,因此在市场面上表现出来的就是更具估值弹性的蓝筹"。
"从北上资金2月份的动向来看,金融股等蓝筹股的估值修复还有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不过,个股的分化会加大,集体行动会减少",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
港股通风格有变化
金融股被弱化
港交所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港股通资金更倾向于在多个行业多点开花,十大成交活跃股分别来自六大类行业。具体而言,榜首为汉能薄膜发电,买入及卖出合计金额为7.75亿港元,其后依次为中海油田服务3.34亿港元,腾讯控股2.99亿港元、中国人寿2.98亿港元、民生银行2.79亿港元、海通证券2.74亿港元、恒大地产2.66亿港元、长城汽车2.1亿港元、中信证券1.94亿港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1.79亿港元。
而港交所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是以金融股为主,具体来看,民生银行占据首位,买入10.98亿港元,卖出1.57亿港元,买入及卖出合计金额为12.55亿港元;其后为海通证券,合计成交10.95亿港元、中信证券9.82亿港元、上海电气9.32亿港元、中国南车8.3亿港元、中信银行7.83亿港元、中国平安7.42亿港元、中国北车7.34亿港元、紫金矿业7.16亿港元、中国铁建6.98亿港元。
对比上述数据可以发现,受春节等因素影响,港股通整体的活跃度有明显下降,其中金融股的成交更是大幅度缩水。
"由于两地市场交易规则、披露规则等细节存在诸多区别,南下的资金最初自然愿意选择AH两地上市的股票尤其是银行股进行投资,毕竟银行股的资金安全性无疑最高,不过随着投资风格在港交所的‘本土化’,投资热点很可能会发生变化,两地市场的折价率就不是最重要的指标了",有市场人士表示,"同股同权的理念在跨市场后,更多的体现为收益权和表决权,而市场波动导致的不同价格并不能保证被化解,如果是长线投资,更看重于股息率等中长线收益指标;如果是短期投资,折价率高并不能与低风险划等号,毕竟两个市场投资者的游戏规则不同,资金的操作思路也有很大区别。"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