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7月8日电 题:一杯果汁赢得400万风投 80后重庆海归的“果”味人生
作者 刘贤 张雅兰
一杯鲜榨果汁,看上去平淡无奇,却成为了80后重庆海归林茂的创业“法宝”。从萌生创业想法,到成立自己的公司,凭借不断摸索鲜榨果汁的创业经,林茂和创业伙伴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已将果汁达到日销量1000多瓶、月销售额近30万元的业绩,并赢得了400万元的风险投资。
“创业不是颠覆性的创造,而是在某个领域不断优化,并将它做到最好。”林茂和创业伙伴瞄准重庆现榨果蔬汁外送空白市场,建立品牌“王见木窄”,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解读了创客实现梦想的经验,更诠释了创业途中所未知的苦涩酸甜……
“酸”—海归硕士放弃高薪回渝创业路上险阻不断
“你看看菜单,随便点,这些果汁都是我们自己鲜榨的。”近日,在星汇两江的王见木窄果汁店见到林茂,他热情地邀请记者喝起了自产的鲜榨果汁。
简单的原材料、天然的果味。这是林茂经营的鲜榨果汁带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也是80后林茂所要传达的果汁理念。
1989年出生的林茂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攻读中国文化的他,硕士毕业后来到了上海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起了市场咨询。
“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工作。”从美国阿勒格尼学院数学系毕业的张正扬与林茂的想法不谋而合。就这样,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放弃了上海的万元月薪回到重庆。
“起初我们是想做小面或者米线,但苦于原材料等问题,也因为我自己也爱喝果汁,还是选择了门槛低的果汁。”林茂并没有想到,自己当初简单懵懂的创业想法,竟然历经了重重“险阻”:用果汁就能创业?如此“任性”的想法当然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为此,他用了数月的时间说服父母,并在2013年初,通过各种方式和张正扬筹集了20万元的起步资金。
有了创业资金,选址成为了首要任务。两个人冒着重庆40多度的高温天气,奔走在大街小巷,为果汁店选址,并最终落户在洪崖洞附近。尽管精心地装修了店面,但从2013年11月开业,生意并不如意,甚至面临着关门的处境。
有了门店就能叫创业?尽管对这样的情形略感失望,但林茂他们并没有丧失自己对市场分析的信心,开始反思自己的创业方式:等客上门的日子太过被动,与其守株待兔,不如主动出击。就这样,两人决定展开“推广”战术。
推广从刷楼派传单开始,林茂称之为“订牛奶”的传统推销方式。同样是站在写字楼下发传单,一般的推销人员派完手中传单后就直接走人,但林茂两人会一遍遍扫楼回访,确保效果。吃闭门羹也不要紧,一回生二回熟,货梯、消防通道……能够进入写字楼的方式他们都尝试过。
终于,鲜榨果汁的市场开始逐步打开。“我觉得我们的运气还是不错,白领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成为我们最初的市场之一。”林茂说,前期最大的心得,就是要相信自己的判断,要坚持。不相信自己,阵脚就会乱了。
“苦”—凌晨进货反遭欺骗 潜心摸索改良运作模式
哈密瓜汁、奇异果汁、葡萄汁……林茂的现榨果汁主要以按月订购为主,顾客缴纳至少一周的费用,便可享受每周五天的外送服务。80元/周(5种季节性水果口味),320元/月。这些味道各异的季节性果汁,货源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节约创业成本,更好地接触水果市场,林茂从创业初期就成为公司的“一线进货工”。
“我租了一辆小货车,隔三差五就要往水果市场跑。”林茂回忆起奔走于菜园坝、盘溪等水果市场的时光,忍不住开启了“吐槽”模式:经常四五点就要到水果市场,稍微晚一点,好的水果就会被一抢而空,有时候还会因经验不足挑到次级的水果。
原来,前期由于经验不足,林茂从市场上进回的水果很多都有烂掉的,为了保证顾客的健康和口感,他只能一个个将烂掉的水果挑出来扔掉,只留好的用来榨汁。
秉承对食品安全负责的态度,林茂认真做事的理念也赢得了不少原材料合作商的青睐。“目前,我们正和联想佳沃谈合作。它是中国最大的水果全产业链企业,在海外及中国拥有规模化的蓝莓和奇异果种植基地,我们想从那里直接进货,原材料成本可以减少1/3,品质也会提升好几个档次。”
林茂通过寻找原材料进货基地,引进一套数据化方案,打通“最后一公里”配送瓶颈,也因此对水果市场更加轻车熟路。“每个季节水果不一致,夏天没有橙子,所以我们要从巴西进。”“其实水果卖相不好的,往往口感不错,我们拿到这些水果用来榨汁,节约成本也保证新鲜……”如今的林茂俨然已是水果“资深专家”。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他和团队也开始思考如何结合互联网大潮,做出线上线下的营销模式。
王见木窄的微信公众平台,正是林茂团队联络线上买家的探索尝试。在林茂所展示的手机页面上,记者看到,除了每周推送创意十足的宣传文案,微信上还可实现直接下订单的便捷功能。“我们打通了线上线下的平台,安排专人进行果汁配送,保证头天提前定制,第二天就能送到。”林茂说,如今配送果汁每日能送出一千多套。此外,在今年年初,他们还上线了根据不同水果的搭配定制鲜榨的“轻体系列”,并在今年五月,上线了直接提供水果配送的“鲜采系列”,源源不断的订单正从四面八方涌来……
“甜”—运作一年获百万风投 开设分店布局成渝市场
“要扩大用户量,必须砸钱进一步拓宽渠道。”林茂说,创业初期,由于前期现金流不充足,他们考虑找风投投资,并花了一周时间,整理出一份上万字的企划书,送到了百余家风投的邮箱中。去年3月上旬,一家风投基金两次找到他们进行长谈。
和林茂预计的不太一样,风投更看重行业趋势和想象空间。最后一次谈话后一周,他们的现榨果汁项目便获得了风投基金400万元注资。
利用风投的资金,并采取线上线下搭配的模式,如今,林茂所带领的团队已在重庆开设了两家分店,并拥有了50人的团队和自建工厂。
回忆起创业初期的窘境,林茂坦言,“没有办公室,没有资金,没有人指导。对创业者来说,如果能有一个筑梦的"圣地",有投资有人脉,还有专门的导师进行创业指导,该有多好!”
林茂心里种下的“创客”种子在去年年底得以实现。他通过朋友介绍了解到,重庆两江新区创业可享受优惠政策。随后,他和伙伴一起商量并通过积极申请,得到了赛伯乐移动孵化园11楼的创业基地。
令林茂没想到的是,这个刚刚起步的公司,很快就得到了来自政府、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获得不少实实在在的帮助。在孵化园区的运行过程中,赛伯乐采取全程“大带小、小抱团”指导小微企业创业发展的模式,培育科技型、创新型小微企业快速成长。一次次创业培训、一场场创客比赛咨询,他们获得与更多创业者面对面进行交流的机会,学到了不少创业经验和知识。
依托两江新区创新创业的良好势头,如今的林茂和其他合伙人决定把市场继续扩大。“我们会继续坚持把重庆市场做精细,今年5月,我们也在成都开设了分店,9月会投产,争取12月能占领鲜榨果汁40%的市场。”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民创业时代的到来,站在风口的“互联网果汁”越发醇香。“幸福的到来总是有些突然,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根据两年的创业经验,林茂总结了一个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的两大品格。
一是要有清晰的认识,不要盲目创业。林茂认为,他和创业伙伴的这条是“不归路”,需要经受多方前所未有的历练,创业并不是颠覆传统,而是尊重传统并进行改良和创新。
二是要坚持充电,不断拓宽视野。除了在实践中操练,林茂坦言,尽管创业很忙碌,但自己依旧会坚持读书。“我一年大概会读一百多本书,创业走上正轨后还会继续攻读博士。读书赋予了我更多的积累和灵感。”
“而且我相信,爱喝果汁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林茂幽默地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