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报道 > 2015上海新金融年会暨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杨晓军:中国的大数据处于割裂状态

来源:搜狐财经

  2015年7月11、12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联合全球顶级网贷行业会议主办方——美国朗迪(LendIt)召开了上海新金融年会暨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会议主题为互联网金融:创新、风险与监管。此次会议汇集了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业界、学界专家百余位,参会嘉宾近五百位。本次峰会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提供学术支持,搜狐财经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全程参与报道。

 

  平安陆金所副董事长杨晓军在专题会场——P2P平台风险管理上表示, P2P的风险管理,还是用了很多传统的方法,而且每个平台因为本身发展路径不同,可能有不同的一些特色。比如电子商务平台转过来的做金融的,可能更多依赖的是原来的基础,电子商务的交易数据和原来的一些积累。

    以下为文字实录:

  首先任何制度、创新都是有路径依赖的,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所以肯定是从过去到现在。我相信P2P这个行业,包括它的风险管理,也是这样的。所谓innovation,我专门查过它的字根,来自希腊语。这个字根的本意是说结合现有的资源、结合我们现在有的资源重新通过它的要素重新组合,然后产生一个新的事物。所以P2P的风险管理应该也是这么一个规律,它是从过去的一些东西发展到现在。

  P2P的风险管理,还是用了很多传统的方法,而且每个平台因为本身发展路径不同,可能有不同的一些特色。比如电子商务平台转过来的做金融的,可能更多依赖的是原来的基础,电子商务的交易数据和原来的一些积累;如果从银行转变过来做互联网金融的可能依托于原来风控的一些逻辑,然后延伸到现在。

  陆金所是从平安这么一个原来传统的金融机构发展过来的,所以它的风险管理以及P2P的模式也是以原来的客户的数据、原来做金融业务、消费信贷业务、保险业务、银行业务数据为基础,发展的路径我相信每个机构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风险管理也是依托于过去的这么一个发展的手段。P2P风险管控的手段,实际是很成熟的原来在传统金融机构里使用过的,然后结合P2P的特点进行一些改造。

  刚才主持人谈到新的这么一个行业,谈到大数据的问题。实际互联网管控风险现在包括学术上、各种行业讨论里,都经常提到大数据的问题。大家普遍都认为,大数据是一个因为互联网技术产生的新的风控的管理办法。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个办法。通过大数据来管理。

  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现在的大数据可能还不能称之为大数据,可能还是小数据。因为每个平台、每个机构观察到的数据都是一个行为的侧面,并不是整体性的数据。我们做风险管理的人知道,实际最有意义的数据应该是关系型的数据,而不是割裂型的数据。割裂以后的数据或者某个侧面的数据,在风险管理应用上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但是很遗憾,我们现在大数据的发展在国内每个机构拥有的实际都是基于原生的经营管理产生的,无论历史多长,比如原来传统的大型金融机构积累了很多年历史的数据,数据量很大,有些电商平台积累了一些电商平台上的交易数据。都是每各机构从各自侧面有一些数据的分析。但是这些数据实际到目前为止,我感觉还是处于一种分割、割裂的状态。

  我们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享誉全球,但是对数据建设这一块,一直没有被提到一个很好的议事日程上来。所以我想借这种机会,也呼吁我们下一步所谓软实力的建设,应该更加注重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因为很多数据的整合和数据的集合,还是需要政府的力量。可能商业机构不一定能完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感觉大部分的数据,关于我们每个人的数据,很大一部分是掌握在政府部门相关的手里。比如税务数据、社保的数据、交通的数据、养老的数据,方方面面,这些数据割裂在不同的政府部门里。所以我们呼吁政府加快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我们风险管理的水平、数据的完整性,在保护隐私、消费者权利的前提下尽可能整合,为金融行业、社会商业环境提供一个更好的基础设施。

  我就大概讲这点。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财经 https://business.sohu.com/20150711/n416606784.shtml report 2077 2015年7月11、12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联合全球顶级网贷行业会议主办方——美国朗迪(LendIt)召开了上海新金融年会暨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会议主
(责任编辑:张镝) 原标题:杨晓军:中国的大数据处于割裂状态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