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创客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投资人手记】“下海”和“创业”哪个更难?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逸见

  梦想照进现实:

  二十年前“下海”和今天“创业”哪个更难?

 

  马云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我看这是句标准的鸡汤。你没看到“万”,如何能成为“一”呢,成功的分子之于分母的比例,换个说法,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罢了。我们比较过二十年前“下海”和当下“创业”的环境,得出的结论是——如今要比从前好的多,这不是说物质财富,而是人们逐渐学会了建立在智慧与理性基础上的竞争和较量。好比一个是原始人部落征战,一个是现代军事战役,是社会微进化后的优越。但回到个体呢?二十年前下海的年轻人,和今天的创业者们,哪一个更难?

  比较一下“下海”和“创业”这两波大潮中,个体参与者的选择和状态,不难得出结论。

  野蛮生长,原始积累多少带着血腥

  二十年前的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开放,社会资源极度匮乏,精神也是一片荒漠。此时国家鼓励人们“下海”,但无论政府还是民间,没人知道所谓的“游戏规则”。而在几乎“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不少人还是大着胆子下去了,原因再简单不过:之前穷怕了、饿怕了。脱离体制或许生死未卜,但这也是当时能够改变命运的仅有出路。凭借对财富的极度渴望,个体和社会都经历了一番野蛮生长。

  包括我自己在内,90年代初下海的那波人,不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知识分子和公务员,很多人扎进了金融、科技、房地产这些高风险的领域,但和今天不同,即使在这些“高大上”的行业里,干的却和“简单劳动”没什么区别。记得我们从厦门收国库券卖给交易所,先委托当地的银行去收,我去运的时候发现整整四十个麻袋,里面都是5元、10元的国库券,全都得搬回来,你能想象当时的金融交易是个“体力活”么?还有1994年的联想,柳传志主张走“贸易路线”,倪光南主张走“技术路线”,结果柳传志赢了,芯片的研发让位于品牌宣传。事实证明,联想的选择适应了当时的发展环境,在一个依靠简单和重复劳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时代,“技术引领资本”还是一个“为时尚早”的命题。当时所谓的“搞贸易”,大到军事、建材,小到服装、日用品,极度的匮乏造就了极度的膨胀。

  总的来说,二十年前的“下海”基本靠的是胆量,凭借对物质的原始渴望奋力拼搏。如果还有什么,可能是靠点儿情商,因为办很多事都要“靠关系”,如果你善于组织巨大的社会资源,往往能获得极大的财富和地位,知识和智慧的作用反而不明显了。

  环境越来越好,“创业”反而变得更难?

  今天的创业不同在哪儿?首先,社会环境发生了逆转,从一种短缺经济,变成了需求高度满足的时代。如果你还想靠简单劳动或者复制、照搬来做,一定是没机会的。其次,创业环境变得更复杂,信息爆炸,“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论已经过时,不能再依靠关系,社会从“资源聚集型”变成了“智慧聚集型”——只有做出好的“产品”,金钱、人脉才会主动向你靠拢。于是从“下海”发展到“创业”,对个体的要求也就更高。尤其是批判主义的理性,以及克服贪婪的本性,不断做减法,能够聚焦在一些有创造性价值的事情上。当下的创业不是简简单单的满足需求,而是通过独特的思考和创造能力,将需求进行升级,寻找新的价值生长点,甚至打破原有的产业链。

  就以咖啡馆为例,2010年前后有一批互联网咖啡馆起来了,比如车库、3W等等,现在有的发展得不错。但如果今天再有人找我投咖啡馆,我多半会让他打住。前一批的创业咖啡馆或者孵化器,是在适当的时间点上进行了带有创造性的尝试,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获得了今天的成就。但你得知道,时机是稍纵即逝的,当你看到别人成功时,也就意味着你做同样的东西,基本上等于失败。因此只有不断地运用理性思维进行批判性的创新,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闪光点,比如互联网招聘里的拉勾,就是从原先大家都站在招聘者的角度,一下跳到了应聘者这一边。还有我们之前投过的P2P人人贷,宏观政策上一定有界定不清楚的地方,当时互联网金融还不火,那么多人不敢投,我们投他的原因,就是认为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让“有钱”到“用钱”的路径缩短,二是能让民间借贷变得标准化。其实从大方向上看,好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基本都具备这些特征。

  智慧和激情,创业者能依靠的只有他们自己

  对今天的创业者来说,智慧和激情是唯一可以长期依靠的真实力量。智慧的表现之一是思考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的思维素质,来自于基因、教育和经验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思想体系,其中理性逻辑和数理能力特别重要;二是吸收和消化间接经验的能力,可以叫它“海绵特质”,在创业的过程中,你通常会和很多人交谈,如何吸取对方的观点和看法,并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也是能否持续前进的关键。

  对个体而言,今天的“创业”肯定比二十年前的“下海”更难。简单的复制不再有用,必须不断追求、创造新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外部支持看似健全(政策、VC),但创业者真正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眼下“互联网+”和“万众创业”的大潮来临,想要投身创业的个体要先进行深入的自我审视,政策和大环境是国家的战略选择,个体的命运还是要靠基于理性批判的思考。其实,无论“下海”还是“创业”,实际上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可能会占据个体大半生的时间,整个过程也充满了煎熬和艰辛,但请记住——时刻保持理性的清醒,并且抑制本性中的贪婪,这样的选择才是无愧于心的。

  【往期回顾】从下海和创业的色彩看境遇变迁

  本栏目系搜狐财经与3W咖啡联合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始链接。如需合作或获取更多资料,可致电010-62726118,或发送邮件至zhewei@sohu-inc.com。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财经 https://business.sohu.com/20150805/n418192894.shtml report 3027 梦想照进现实:二十年前“下海”和今天“创业”哪个更难? 马云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我看这是句标准的鸡汤。你没看到“万”,如何能成为“一”
(责任编辑:陈洋) 原标题:梦想照进现实:二十年前“下海”和今天“创业”哪个更难?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