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评论 > 经济茶座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该从互联网那里预防和警惕什么?(图)

来源:上海证券报
  《网络安全》

  输不起的互联网战争

  (美)彼得·W·辛格、

  艾伦·弗里德曼 著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年7月出版
  ——从《网络安全:输不起的互联网战争》说开去

  ⊙杰 夫

  2020年的某一天,中国要在国际水域开采油气,“蛟龙 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的海面下展开科学研究,海面上是“向阳红”科学考察船,而美军P-8反潜侦察机在8千英尺空中抵近侦察,遭中国军方喊话驱离。战争序幕就这样拉开了。在海上,中国的袭击令美国先进舰队瘫痪;在空中,美军最先进的F35战机因为电脑芯片被中方植入病毒而失去效能。于是美国只好启用设备陈旧的“幽灵舰队”。

  区别于之前的两次“世界大战”,这次冲突只发生在中、美、俄三国之间,且全面呈现高科技、信息化特征。隐形机器士兵、无人机等新一代攻击性武器层出不穷,美国老兵已沦为低科技代名词的战士,上海与硅谷的技术高手隔空“厮杀”,彼此成为网络战场中的主将,国与国之间外太空的交锋决定着地面战斗的胜负……

  以上情节纯属虚构,出自于小说《幽灵舰队:下一次世界战争》(Ghost Fleet:A Novel of the Next World War),作者是美国智库之一的布鲁金斯学会的彼得·W·辛格和“大西洋理事会”未来战争项目主任科尔。两人在小说扉页上写道:“灵感来自现实世界的趋势与技术,但终究是虚构,而不是预测。”他们在一次新书研讨会上表示,小说读起来会比白皮书、军事报告要生动、好玩,这是“有用的虚构”,是基于现实世界的战略趋势与技术发展,因为写的是没有发生、但愿永远不会发生的事——网络战。

  类似的故事还可从理查德·克拉克《网电空间战》(Cyber War)中读到。《网电空间战》描绘了未来战争的形态,线下战场悉数转移至网络空间,因此,通过发动网络攻击,不仅可以兵不血刃,而且可以制敌千里之外。有必要披露一下这位理查德·克拉克的身份:美国国际安全专家,反恐专家,历任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的安全顾问,美国总统首位网络空间安全特别顾问。

  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意识到网络安全的严峻性。坦率地说,国家间的网络空间战并非毫无可能——关键是,这种被《经济学人》杂志称为继陆战、海战、空战以及太空站之外的能造成威胁的新军事行动的“第五种作战形式”,除了是国际战略在军事领域演进的必然结果外,网络空间作为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也获得了国际上的共识。这意味着,网络空间安全已事关一国领土主权的安全,其战略高度和政治意义不言而喻。近些年来,有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印度、德国在内的40多个国家相继颁布了网络空间的国家安全战略,大力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和顶层设计,便是再好不过的例证。

  按照彼得·W·辛格的说法,随着“所有与网络相关的事物”(all this cyber stuff)的发展,没有任何问题能像网络安全问题一样得到如此之快的重视。当然,也没有任何问题,像网络安全那样,人们至今对此知之甚少。基于这样的认识与忧虑,就在《幽灵舰队》出版后几年,他和布鲁金斯学会的同事艾伦·弗里德曼就合作写出了《网络安全:输不起的互联网战争》(Cybersecurity and Cyberwar: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

  根据辛格介绍,《网络安全:输不起的互联网战争》旨在让更多人知道网络安全事关什么,网络战争又意味着什么。所以,他在执笔时把本书定位成一本科普指南而非专家读物。“大家并不需要知道震网病毒软件编程的秘密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保险制度的法律动态”,“但由于大家都更多地参与并依赖于网络安全,我们都需要有一定的基本认识。对网络安全的无知不是好事情。网络问题差不多影响到了每个人:政治家角力从网络犯罪到网络自由的一切……从我们作为网络和现实世界的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到如何保护自己和家庭免受新类型的危险,都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为了让阅读变得直白、有趣,辛格采用FAQ格式(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意指“常见问题与解答”)的写作手法,把网络安全与战争领域的一些问题糅合在一起解释和扩展。单从成书体例来看,这真像极了一本维基百科或知乎的专题结集。当然,不管辛格对此题给予了多少解读,很多问题依然存在,网络安全的未来仍留待有识之士去攻克。

  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史,多少有点讽刺意味。互联网一度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如今,走了半个世纪,又走到了防御外侵、对战思维的时刻。这就好比人们提及互联网精神言必称开放、自由,但互联网自诞生时起,代表它的却是另一组词:核弹、战争。

  其实,自互联网问世以来,科学家、工程师们已投入了无数的精力来确保网络安全,但互联网带来的威胁反而愈来愈大。曾经的黑客还只是攻击个人电脑盗取些信息,而今日的网络攻击已大幅度扩散到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比如银行、零售业、政府机构甚至好莱坞电影公司。专家们现在更担心的是,未来的网络攻击可能还会蔓延到大坝、电力系统甚至机场等重要公共系统。这些都是远非当初互联网发明者们所能想象的,不要说几十年前的科学家,几十年前的科幻小说家都很难预测互联网会如此之快成为世界运行的核心!

  就事论事,并非早期科学家对人性过于乐观,他们的疏忽在于没能预料到一套供几十个研究人员访问的系统,最终演变成一个30亿用户的全球社区。要知道,在上世纪60年代,30亿已是全球人口的总量了。

  所以,就算科学家们在当时考虑了安全隐患,主要针对的也是防止潜在入侵者或军事威胁,他们怎么也不会预料到有一天用户之间会利用网络来互相攻击。如果我们把今天都还不知道怎么解决的问题,归咎于几十年前发明者没能妥善解决,这种想法岂非太苛责?

  历史当然无法从头来过,即便回到过去,忧患也无法消弭。但辛格这本关于网络安全的著述,无疑能给后来人以警示:我们曾在计划外创造了这一人类科技文明史上伟大的产物。因而现在的问题,不是互联网必须从我们这里学到些什么东西,而是我们应当从互联网那里预防和警惕什么?
business.sohu.com false 上海证券报 https://paper.cnstock.com/html/2015-08/19/content_571588.htm report 3586 《网络安全》输不起的互联网战争(美)彼得·W·辛格、艾伦·弗里德曼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从《网络安全:输不起的互联网战争》说
(责任编辑:UF020) 原标题:该从互联网那里预防和警惕什么?(图)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