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企业上半年的收入与毛利都超出了预期,而“硅片”这一业务也已占公司收入比重的8 7%。对于人民币贬值对公司所产生的影响这一点,该公司管理层也透露,业务上看是利好,也正与银行、财务机构在探讨一些对冲方式,来缓解因贬值产生的其他影响。
硅片价格保持稳定
2015上半年,保利协鑫实现营收179.39亿港元、毛利38.94亿港元,同比分别上升了4.2%和5.9%。归属于股东的利润为8.26亿港元,同比略降。
业务分布上,光伏材料、电力及新能源及光伏业务的收入分别是114.12亿港元、50.09亿港元、11.35亿港元及3.84亿港元。“光伏材料”为利润重点,总计达到9.92亿港元。其他板块如电力、新能源的利润分别为2.31亿港元和9020.5万港元。
具体产品上分析,其硅片的销售额为99.21亿港元,其他业务保持均衡发展:多晶硅为9.08亿港元,电力销售则是23.949亿港元。
今年年初以来,多晶硅市场价格下跌幅度超过20%,全球多晶硅企业全行业亏损,但硅片价格总体稳定,尤其多晶系列产品价格只是小幅下滑。而保利协鑫的最大亮点也恰恰在于“硅片”业务,因而它与其他多晶硅公司的走势有所不同。
上半年公司的硅片产量为7102兆瓦,较去年同期增长17.5%;销售量为7061兆瓦(去年同期为5896兆瓦);硅片的不含税售价为0.195美元每瓦,相比2014年上半年(0.225美元每瓦)略低。
保利协鑫执行执行总裁朱战军透露,上半年硅片的产量超过了7G瓦,产量提升的原因在于“工艺上的调整”。目前企业在进行有关先进铸锭设施、硅片切割工艺等多项技术改进。多晶高效硅片在普通电池工艺批量生产的平均转换效率达18.5%。
与此同时,多晶硅的制造成本相比2014年同期降低了8.9%;占公司主要业务份额的硅片非硅加工成本,则同比降低约13%,基本上抵消了同期销售价格14.3%的下降幅度。此外,该公司的非硅成本已在下降,相比去年降低了1美分/瓦,每瓦达到7美分;而产品的全成本也降低了3美分/瓦,达到0.16美元/瓦。到2015年年底,成本还可继续下降。
技术及降债等多箭齐发
今年上半年,保利协鑫多晶硅的产出超过了3.6万吨,超过设计产能,主要是因为现场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所致。预计今年年底前,实现7万吨的多晶硅产能无碍。朱共山也表示,公司会继续加快现有产品及设备的改造等,对于未来产量有信心继续提高。
在多晶硅的生产中,除了现有的西门子法外,保利协鑫还有总计2.5万吨的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法(下称“FBR”),这也是其提高业绩的一大方向。据保利协鑫高管透露,FBR目前正在部分试生产,运行数据较好,今年会按照计划正常结束安装调试,明年上半年时将投入运行。
此外,在较大的政策支持力度和宽松的投资环境下,国内市场特别是分布式的光伏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2015年全球光伏需求将稳步增长,约在50-55G瓦。与此同时,该公司也会通过对债务结构的调整,降低短期债务比例,偿还银行贷款,并在较短时间内将整体负债降至50%以下。“我们的应收账款也回归到了正常周期。截至6月底,应收账款为68亿港元。而到8月底,回收额高达38亿港元。我们的硅片也没有库存,应收账款也在合理账期。”朱战军透露。
多位管理层也提到了人民币贬值对公司的业绩影响。从业务上看,人民币的贬值,一方面可以提高硅片对外销售的美元价格,因为其20%的产品销往台湾及海外其他地区;另一方面,国外多晶硅进口价格会随着美元的升值而提高,保利协鑫的国内多晶硅竞争力也由此间接增强了。企业也在与银行、财务机构等探讨人民币的对冲,不过还只是在讨论阶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