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9日,即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新领军者年会期间,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主任李稻葵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和第一财经电视联合专访时指出,“全球的投资者都担心美联储的政策变化,再加上中国的股市下降,这两件事产生了共鸣,带来了全球股市的动荡。”
李稻葵指出,其实早在7月,华尔街众多基金经理便清仓美股或转为做空,“7月他们已经是这么认为了,而8月中国股市下跌只是一个导火索, 所以不要把全球股市的动荡都归结于中国股市下降。”
不应夸大“中国式溢出效应”
《第一财经日报》(下称“《日报》”):此前,由于中国股市大跌、人民币汇率“一次性”贬值,全球股市下跌。这样来看中国经济是不是已经发展到了引领全球经济走势的状态?
李稻葵:全球经济50%的增长来自于中国,因此中国经济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一定会影响到中国的贸易伙伴——比如巴西、南非、俄罗斯,甚至于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是为中国提供原材料的,中沙互是最大的石油贸易伙伴,中国是沙特的第一大出口国,沙特又是是中国的第一大进口国。由此可见,中国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的确是空前的,因此中国一点点的变化都会影响全球投资者的神经,这是一个大背景。
更具体的讲,8月底我国股市的下降带动了全球股市的波动,但这不仅仅是中国背景,还有一个背景就是美联储加息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脚步声越来越清晰了,所以全球的投资者都担心美联储的政策变化,再加上中国的股市下降,这两件事产生了共鸣,带来了全球股市的动荡。
《日报》:对于全球市场而言,中国和美国的因素究谁更大一点?
李稻葵:我到认为美国因素更大。通过我在7月底和很多投资者的交流,他们大多表示,个人的美股仓位都清空了,都不认为美国的股市还会怎么涨,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下降,顶多就是持平,那为什么要持有股票呢?
我在7月27号参加了华尔街的一个午餐会,有二十多位投资者和基金经理都参加了这个会议,我询问他们是否认为美联储9月会加息?结果超过一半的人举手认为9月份会加息。我又进一步询问他们,“一旦美联储加息,你们认为股票市场是否会受到负面的冲击”?又有超过一半的人举手,他们认为这两点是确定的,一是加息,二是加息之后股市会受到大的冲击。可见,7月他们已经是这么认为了,而8月中国股市下跌只是一个导火索, 所以不要把全球股市的动荡都归结于中国股市下降。
《日报》:此前,很多观点都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减速、A股下挫加剧新兴市场这一波贬值潮。你如何看待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联动?
李稻葵:这个声音很强,尤其是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一些政策制定者,比如墨西哥的央行行长说,“我们希望中国的经济能够上升0.5个百分点,衷心寄希望于中国股市、经济增长能够增长快一点,从而拉动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美国跟中国的经济相互依赖性没那么强,为什么呢?我们卖到美国市场的消费品价格基本上是稳定的,因为大多是一些日常消费品,可以说中国不会因为经济增速下滑就导致消费者就放缓了对苹果购买的速度, 因为众多美国高科技产品缺乏替代品,所以美国跟中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是很强。
可以说的是,当今世界经济就是双发动机——中国和美国两大发动机。美国增速约为2.5%,经济规模达17万亿美元;中国是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量,7%左右的增长,增速是美国的两倍多,但是经济体量只是美国的60%左右,所以乘在一块儿中国的年均净增长是超过美国的,这就是目前世界经济的双发动机。
中国货币政策应适度宽松
《日报》:基于“双发动机”的全球经济格局,中美货币政策当前又呈现背道而驰的迹象。你认为中国今后应该如何把握中国货币政策的节奏?
李稻葵:双发动机的格局一定要反映在货币政策上,美国发动机的货币政策在收缩,因为美国增长不错;中国的发动机不能收缩,一旦收缩,全球经济都得下降。
美元虽然是国际货币,但人民币是准国际货币,因此准国际货币不能收缩,这既是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政策。
《日报》:所以在你看来,当下的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有继续调整的可能性?
李稻葵:我认为中国货币政策需要适当的放松,其目的就是要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让企业、基础建设项目的融资成本能够降下来。
其实,最终打开这把锁的钥匙在债券市场,中国经济缺乏的是长期融资的工具。中国股市在融资上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很多渠道已经打开: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都有了,银行总资产占GDP的230%—240%,但是缺乏的就是长期融资,比如修铁路回本需要三十年,支撑三十年周期的投资项目不能用两年的银行贷款,这样风险太大,因此一定要至少二十五年的债券,而且还要政府担保,因为铁路是准公共产品,亏损应该由国家财政填补,未来的财政收入在扩大,所以我们缺的是长期的有一定公益性质、政府提供一定担保的债券。如果这个债券市场发展起来,相当一部分的融资负担就会从商业银行转移出去,商业银行则可以专心给需要转型升级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