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央企改革路径透析 机构详解基本面选股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陈静

  9月13日,备受期待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出台。

  不过,这则重磅消息并未带来A股的大幅上涨。9月14日,中证股国企改革指数(399974)在早盘高开逾4%后震荡下行,午盘继续下跌,截至收盘微涨0.74%。上证指数截

至收盘下跌2.67%。但这样的走势并没让市场人士感到意外。

  作为国企改革重头戏的央企改革,自2014年以来备受关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目前A股有321家上市央企,截至9月14日的总市值为17.25万亿元,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36.9%。

  从业绩来看,央企上市公司表现参差不齐,2015年上半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央企仅50家,其中有接近两成亏损,有151家央企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

  多位市场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尽管此前炒过多次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出台后表现不明显,但随着一些配套文件的发布、一些大的央企改革动作的进展以及地方性国企改革动作的落地,央企改革的主题行情炒作或再现。多位投资人士表示,将侧重在财务指标上细选个股。

  各类央企怎么改

  对于9月14日的下跌,方正证券研究所所长高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市场的下跌原因不能与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的出台划等号。”

  “国企改革方案的出台(利好兑现)是影响市场的其中一个因素。”他指出,9月14日,央行公布的8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连续第二个月刷新1998年有数据以来单月最大降幅,市场对资金面有担忧造成大跌。“市场所谓的预期过高,是市场肯定会希望改革有特别大的突破,但毕竟国企改革牵涉到方方面面,最终公布的方案我认为是一个渐进式、可操作的、务实的方案。”高利说。

  对于“渐进式”的解释,多家机构人士都指出“央企改革试点先行”的观点。平安证券研报指出,央企改革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最重要的部分,推动的谨慎态度是可以预计的,2014 年开始,国资委就已经宣布启动央企改革试点,试点的迚程还将持续,第二批央企改革试点可能会在国企改革细则落地之后陆续出台。

  同时,由于多家央企处于不同行业、发展程度不同,不同的央企整合、改革政策将会不一样,这为市场上的选股提升了难度。

  8月7日,两家航运央企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和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旗下5家上市公司的停牌引发市场强烈关注。随后8月12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3家A股上市公司停牌同样引人注目。这是截至目前央企上市公司较大的一次“集体”动作。

  大型央企集团的兼并、整合备受市场期待的同时,小市值公司的资产整合也马不停蹄,自去年年初以来,有数十家流通市值低于30亿元的公司发布了资产重组的方案,其中不乏业绩亏损的上市央企。

  就业绩角度而言,有研究人士指出,央企层面不同业绩的公司投资思路不一样。“业绩差的公司肯定会有一定的变化,必须改变,要么转型,要么被借壳。对于业绩好的公司,要看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变化,过去优质的企业未来不一定优质,可能会探索一些股本结构或者资产类的变化。”高利分析指出。

  兴业证券曾指出,在央企改革投资思路上,大公司的机会来自效率提升,股权激励、业绩和薪酬考核等激励机制变化,以及反腐减少漏出;小公司看资产重组;行业层面关注军工,重点在于军工研究所改制与核心军工资产证券化;另外,持续跟踪改革排头兵。

  “之前央企改革做了一些试探,现在原则性的方案出台,后续随着具体的配套细则亮相,不同行业领域带有特性的改革方案公布,或者典型的大企业的试探性举措出台,都会带动市场的热度,主题性投资机会也将再现。”高利指出,“当然,一些可能没有超预期的,市场不一定有反应。”

  财务指标选股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家机构人士表示,在选择央企改革个股时会考虑净利润、净利润增速、市净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资产负债率等指标,不同机构人士侧重考虑的指标不同。

  “国企改革是我们去年成立以来就在关注的方向。” 北京宝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投研总监陈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企改革是未来三到五年会给市场带来价值增长的主题,“我们的投资策略在《意见》出台之后没有变化,有70%的资金是投资于国企改革方向的。”

  她看好这一方向的理由在于,一方面,集团整体上市将迎来PB的增值空间。上述《意见》中提及,在国企分类改革的过程中,力推处于充分竞争行业的商业类国企“整体上市”将是一项重要工作,甚至要“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这一措施超出预期,整体上市与收购兼并配套政策实际上是配套的,上周证监会批了十几个定增方案,审批的速度明显加快,但这个信息还没有得到市场充分解读,这在未来是很重要的利好。”陈瑛表示,“从集团整体资产注入来说,先不说集团资产有多好或有多少盈利空间,但1倍PB的资产注入在未来肯定有资产增值的空间,上市公司的普遍PB高于1倍,便宜资产的注入有价值提升的空间,这是非常确定的方向。”

  另一方面,从国有资产的定价来看,陈瑛认为,《意见》提及的“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能够引导国有资产的市场化定价。

  国资委对《意见》的解读提及,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切实保护混合所有制企业各类出资人的产权权益,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先进行混合所有制,再做员工持股,这可以说能够解决MBO(管理层收购)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避免管理层以非常低的价格取得上市公司股票,或者故意做低国有资产的价格,实际上非常超预期。”陈瑛还指出,不排除有一些上市公司管理层“捂业绩”的做法,但市场化定价的问题应该能够得到解决。

  对于小盘、业绩亏损但有可能成为壳资源的个股,陈瑛并不偏好。“这类的公司太多,不太可能都铺上去,我们会在考虑范围内,但投资上总体会选择确定性强的。”陈瑛解释,在行业上,关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意见》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这是在管理上的一个方向,她在投资上的选股策略是选择新型装备和消费类的行业,消费类会包括部分能源和公用事业类,“偏向居民消费,有增长空间的”。

  在上述行业基础上个股的选择,她看中的则是ROE指标高于行业以及资产负债率较同行比较更低的公司。

  而另一家管理规模在数十亿级的深圳私募人士则对记者表示,在央企改革的选股策略上,他会选择市净率较低同时“绩优”的上市公司,要求个股便宜且有长期价值投资,“这样的上市公司即使不重组也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一家华南私募研究人士则指出,《意见》的出台对央企改革影响最大,在央企改革方面,他的选股策略是“精细”,会综合各方面来选择,也会考虑押宝“重组股”式的投资。

business.sohu.com tru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business.sohu.com/20150915/n421136863.shtml report 3880 9月13日,备受期待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出台。不过,这则重磅消息并未带来A股的大幅上涨。9月14日,中证
(责任编辑:UF029)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