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监管层排查股权质押风险 上市公司自救各出高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张欣培 上海报道

  作为此轮股市的最大风险敞口——场外配资清理已近尾声,然而,股权质押也是市场不可忽视的风险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自上周开始,部分上市公司开始按照监管层要求对股权质押情况进行自查。

  “监管层要求所有上市公司一 个个进行排查,解除风险。”上海一家负责股权质押业务的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

  在A股剧烈波动下,股权质押部分标的大幅折价。华泰证券(601688.SH)高级策略员薛鹤翔表示,“破理论警戒线的公司数约为 490家,涉及现价市值约4400亿元;破平仓线的公司数约为360家,涉及现价市值约3000亿元。”不过,薛鹤翔表示,目前对股市冲击有限。

  16日,多位券商人士也向记者表示,股权质押风险有限。“质押率低,而且风控部门随时监控,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一家上市券商人士表示。根据记者了解,主板的质押率在50%左右,中小板40%,创业板30%。

  事实上,股权质押风险可控不仅仅因为较低的质押率、严格的风控,大股东自身采取多项自救措施也是保障措施之一。9月以来,就有不少上市公司股东采取补充质押、提前解押、停牌等自救方式。

  券商自查股权质押风险

  16日,记者从多家券商了解到,监管层正要求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质押情况自查,以防范其中风险。“从上周开始,每家上市公司都要对股权质押情况进行自查。”上海一家券商人士告诉记者。

  一家券商投行人士也表示,早在暴跌之时,监管层就已对股权质押情况进行相关了解。“让每家上市公司上报大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

  部分券商人士表示,之前有进行过自查,不过近期尚未接到通知。“7月,监管层要求我们上报股权质押情况,不过最近还没有接到通知。”一家上市公司高管告诉记者。

  尽管股价频频暴跌,但多位券商人士认为,股权质押风险并不大。

  “我们内控体系很严格,风控部门每天都在监控,每周还有监测周报,每笔情况我们都了解,上面还有足够的预警线。所以对我们来说,风险并不大。”华中地区一家上市券商相关人士表示。

  不过在股市震荡之下,8月以来多家进行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已出现大幅折价。如浙江金科(300459.SZ)8月25日将500万股质押给东方证券(600958.SH),至9月11日,股价已折价136.08%。不过14日,浙江金科公告因重大重组临时停牌。

  多种方式规避平仓风险

  事实上,股权质押业务尚未对股市资金面形成实质威胁,部分原因在于上市公司大股东不断通过补充质押、提前购回、购回再质押或停牌等多种方式进行自救。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9月以来,就有近2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补充质押的公告。

  9月15日,旭光股份(600353.SH)表示,控股股东新的集团在9月2日将2800万股补充质押银河证券。截至公告日,新的集团累计质押数占其持股的65.89%。

  金固股份控股股东则已进行了多次补充质押。近日,金固股份控股股东再将440万股补充质押给中信证券(600030.SH)。而8月26日,其已向中信证券补充质押160万股。截至9月9日,该控股股东累计质押股份达到其持股的88.15%。该控股股东在股价接近最高点45.10元/股质押给中信证券,16日其股价已降为16.23元/股,下跌幅度达到了64%。

  此外,中超控股(000042.SZ)、金正大(002470.SZ)等都于近期进行了质押物补充

  “除了补充质押物,也有通过过桥资金提前购回以解除风险。”上海一家中型券商人士告诉记者。

  8月31日,新宝股份(002705.SZ)控股股东东菱集团也将此前质押给海通证券的1600万股全部提前购回。

  9月14日,聚光科技(300203.SZ)大股东睿洋科技提前回购在2014年12月25日向中信证券质押的1060万股。

  睿洋科技的资金或来源于三日前的股权再质押。9月11日其向浙商资管质押1800万股。三天后,睿洋科技提前购回1060万股并解除质押。

  睿洋科技这种先解押再质押的方式并非个例。华业资本(600240.SH)大股东华保宏于8月31日将此前质押给兴业证券的1.9亿股办理了提前购回。9月1日,再次将9550万股质押给兴业证券。中路股份(600818.SH)亦如此。

  此外,仟源医药(300254.SZ)、康耐特(300061.SZ)、凯美特气(002549.SZ)控股股东则通过延期股票质押购回的方式来规避平仓风险。浙江金科则通过停牌的方式以缓解风险。

  作者:张欣培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jingji.com/html/2015-09/18/content_139036.htm?div=-1 report 3867 本报记者张欣培上海报道作为此轮股市的最大风险敞口——场外配资清理已近尾声,然而,股权质押也是市场不可忽视的风险之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自上周开始,部分
(责任编辑:UF043) 原标题:监管层排查股权质押风险 上市公司自救各出高招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