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第一财经研究院人民币指数报告: 人民币加入SDR是大概率事件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人民币10年汇改综述

  以2005年7月作为中国汇改的元年,人民币市场化进程的开启在十年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从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汇改,不再单一盯住美元,也正式拉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道路的序幕。短短三年时间内,即期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8.11飙升到6.84,升值幅度接近20%。2006年1月,央行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改进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从汇改的表述上来看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质上则是人民币汇率只能在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这个幅度会慢慢放开,但只要还存在着中间价和浮动区间,就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浮动汇率。汇率政策还是以管控为主,离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度和基于市场供求的汇率形成机制尚存距离。

  2.第二个阶段是从2008年8月到2010年7月。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局面到2008年金融危机就中断了,在这个周期内人民币实际上又回到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图中可以发现曲线开始横向移动,而人民币对欧元在持续贬值,因此人民币指数反映的情况是下跌的,幅度在2%左右。这段期间人民币市场化进程似乎暂停了,又回到了2005年汇改之前盯住美元的状态。

  3.第三个阶段是从2010年8月至今。金融危机风波稳定之后,人民币又重启了汇改进程,其间扩大了人民币对非美元国际货币的直接交易,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单日价格浮动幅度也从0.5%扩大至1%,后来又扩大至2%。从2012年4月后,人民币离岸市场得到较快发展,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在岸汇率与离岸汇率价差变大。这个阶段人民币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民币指数升值了24%。今年8月央行调整了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主动贬值2%。

  我们的观点

  1.汇改长期目标是自由浮动,中期应关注一篮子货币实现有管理的浮动。

  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市场化的进程稳步推进,最优路径是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下逐步脱钩美元转向一篮子货币,从而实现自由浮动。在十年汇改期间,央行也摸索出管控力度的效果和底线,这样才更有信心将汇率形成机制真正交给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央行应不再仅盯住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而应转向针对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作为调控的参考。

  2.汇率政策短期目标是减少汇率波动引起的预期混乱以及金融风险。

  中国经济结构从高出口、高经常项目余额转向高消费、均衡的国际收支,加之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消除汇率过度波动的不利影响。8月份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后,货币主动贬值引发资本外流和外债风险的提高,央行的干预意在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市场预期,防止热钱大规模流动、消除以上风险,符合人民币国际化的长远目标。

  3.人民币国际化以跨境贸易结算主导和驱动。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表现为跨境贸易结算、海外投资和货币储备。从每个维度来看,都需要一个自由浮动的汇率机制,人民币资本项目未实现自由兑换、汇率没有市场化,阻碍了人民币成为主要储备货币。目前,人民币作用最为得到充分体现的领域是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已经是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和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随着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上线,将大大提高跨境清算效率,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路。

  4.人民币加入SDR是大概率事件。人民币若能加入SDR,将是央行多年来汇改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和成果,而IMF划定人民币“自由使用”的标准主要有四个:国际储备、跨境结算、国际债券、外汇交易。汇率缺乏弹性是人民币加入SDR的技术障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将有助于人民币加入SDR。我们预计,人民币在11月或不远的未来加入SDR是大概率事件。

  (作者系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作者:林纯洁 朱立明来源一财网)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财经网站 https://www.yicai.com/news/2015/10/4699121.html report 1782 人民币10年汇改综述以2005年7月作为中国汇改的元年,人民币市场化进程的开启在十年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1.第一个阶段是从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