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记者观察】别忘了国信人寿们的命运!保监会风险防范会议想提示什么?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12月29日上午,保监会内热闹非凡。几天前的一纸紧急会议通知使得保险公司大佬云集,为的则是保险行业的生命线——防范风险。

  这个闭门会议上究竟说了什么?据一名参会的保险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几乎所有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负 责人或者投资负责人都到齐了。整个会议议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发表讲话,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第二部分则由分管保险资金运用的副主席陈文辉专题部署了保险资产负债管理风险防范工作。上述高管表示,监管层提示的风险点均是方向性的,但比较透彻,不过会议并未设保险公司交流环节,据他所见会议结束后高管们也并未做太多交流,“因为这些风险业内其实都心知肚明。”

  据了解,此次保监会所提示的风险虽也涉及到了巨灾风险、声誉风险等,但此次会议规模之大、召开之紧急依然被外界解读为是因为险资近几个月疯狂的举牌行动。而在此次会议上,项俊波及陈文辉也反复提及了股票市场的系统性波动风险;一些投资较为激进的保险公司面临偿付能力不足的考验;部分举牌上市公司股票的保险公司面临集中度和流动性风险。

  如果说上述风险是激进投资之后可能面临的结果,那么陈文辉所提到的公司治理风险就可以视为一些保险公司的“原罪”。

  陈文辉在会上表示,部分保险公司存在公司治理缺陷和内控不足风险。少数控股股东或内部控制人把保险公司定位为“融资平台”,利用信托计划等各种方式,作为通道为相关企业融资,进行不正当利益输送;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制度执行难以到位,大股东或董事长凌驾于内控至之上;投资管理能力不足。

  业内人士分析称,一些大型保险公司拥有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构,经营层下设类似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等,在执行重大投资时可以担当专业决策、风险评估等职能。但一些疯狂举牌的背后,尤其是快速连续的举牌,是否设定及执行了相关的决策程序,风控部门是否形同虚设,大股东或董事长是否可以独自“拍板”,都是值得关注的。

  公司治理和内控失效最后所导致的后果无疑是严重的,历史上因此而“折戟”的保险公司也大有人在,已经处在遗忘角落的东方人寿和国信人寿就是其中两个案例。

  作为中国加入WTO后首批获准成立的全国性人寿保险公司之一,成立于2001年12月28日的东方人寿曾头顶光环诞生,其公司总部位于上海,由涉及多个行业的12家股东出资8亿元设立。不过在2004年,东方人寿即被保监会勒令停业。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称,东方人寿由“德隆系”通过旗下多家企业控股,在遭遇停业之前,东方人寿曾将资本金委托给德隆系下的德恒、恒信及中富三家证券营业部“理财”(投资国债),却未料到德隆资金链突然崩裂。这也一度被业内作为寿险公司内部风险管控存在严重漏洞的反面教材。之后,东方人寿即开始了漫漫复业之路,但由于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股权和债权的诸多纠葛,以及资本金严重不足等问题,迟迟没有成功复业。

  此后,经历过股权变更、诉讼、内部举报、重组方案未获通过等多重波折,如今东方人寿复业仍没有实际进展,而本报查阅工商资料显示,东方人寿上海分公司甚至已于今年7月由于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被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中。

  而国信人寿是一家2004年获得中国保监会批准筹建的民营保险公司,总部设在上海,2005年2月底拿到保监会正式开业批文。开业之初,国信人寿一举在工商银行的银行保险渠道划分中拿下93家网点,甚至超越了中国人寿、平安等大型保险公司。但随即就发生了总经理严峰与股东方产生分歧出走,保监会调查发现国信人寿有资本金出逃等违规问题,在当年6月底就责令国信自行解散并最终注销了其主体资格。开业验收后尚未签发一张保单,仅4个月就偃旗息鼓,国信人寿因此也成为了最为“短寿”的保险公司。

  作者:杨倩雯来源一财网)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财经网站 https://www.yicai.com/news/2015/12/4732763.html report 2562 12月29日上午,保监会内热闹非凡。几天前的一纸紧急会议通知使得保险公司大佬云集,为的则是保险行业的生命线——防范风险。这个闭门会议上究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