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年内第二次触发熔断,全天交易时间不足15分钟。多家机构表示,相比第一次熔断,本次触发的核心原因在于人民币的阶梯式贬值,中长期不必悲观。
盘面上,两市行业板块尽墨,电器仪表、通用机械、多元金融、运输设备、公共交通等40余板块跌超9%,直逼跌停。券商股集体重挫,太平洋、东北证券、东兴证券等7个股跌停。有色、钢铁、石油、煤炭股均跌逾8%,银行、保险股大幅回调,均未能幸免。
创业板跌逾8%,击穿2400、 2300点关口,435股下跌。据统计,沪深两市近1400股跌停,仅35股飘红。
截至今日收盘,上证综指报收3125.00点,跌236.84点,跌幅7.04%,成交799.8亿元;深成指报收10760.3点,跌964.61点,跌幅8.23%,成交1080亿元;创业板指报收2256.52点,跌211.85点,跌幅8.58%,成交261.0亿元。沪深300指数报收3294.38点,跌245.43点,跌幅6.93%。
早盘时,截至第二次熔断,上证综指报收3115.89点,跌245.95点,跌幅7.32%,成交799.8亿元;深成指报收10745.5点,跌979.41点,跌幅8.35%,成交1080亿元;创业板指报收2254.52点,跌213.85点,跌幅8.66%,成交261亿元;沪深300指数报收3284.74点,跌255.07点,跌幅7.21%,成交471.3亿元。
消息面上,证监会在今日两市暂停交易后,发布《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自1月9日起施行。规定提出,出台《减持规定》,并不意味着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等“国家队”即将退出,其稳定市场的职能也不会发生改变。证监会指出,《减持规定》出台后将不会出现“减持潮”;引发市场大幅下跌的说法没有根据,投资者应当理性看待、审慎甄别。
《减持规定》主要针对减持做出了五方面要求:
一、区分拟减持股份的来源,明确了《减持规定》的适用范围。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适用《减持规定》,但不包括其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的股份。
二、遵循“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需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减持计划。
三、根据各种股份转让方式对市场的影响,划分不同路径,引导有序减持。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设置减持比例的同时,为其保留了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多种减持途径。
四、完善对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约束机制。从上市公司及大股东自身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两个角度设置限售条件。从董监高违法违规情况,规定若干不得减持的情形。
强化监管执法,督促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合法、有序减持。上市公司大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证监会去年7月8日发布公告,规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6个月内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而这一禁令即将于1月8日到期,引起了市场对于明天将有万亿市值股票解禁的猜测与担忧。业内人士分析,证监会发布规定,与今日熔断应无直接联系。但会破解“万亿市值股票解禁”的担忧,对市场有利。
大股东纷纷追加不减持承诺。1月6日又有13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其大股东承诺追加半年或者一年的不减持期限。算上之前公告大股东不减持的上市公司,目前共有40家公司的大股东自愿追加了所持股份的“锁定期”。
此外,近期以来,两融余额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回落,截至1月5日,沪深股市融资融券余额回落至11401.86亿元,当日的净偿还额也达到了213.63亿元,创下了逾1个月以来的新高。不仅如此,当日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金额的比值也仅为8.18%,刷新了4个月以来的新低。(中新网证券频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