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在年初大跌之后惊魂未定,近几日又大幅下挫。沪指1月26日跌破2800点关口,27日又一度跌破2700点关口,但随着外资通过沪港通大举增持A股(净流入44.79亿)以及指标股被资金拉抬,出现“V”形走势。然而,市场人气已经严重流失,两市成交量一直呈现下跌放量、反弹缩量的态势。
随着对中国经济的担忧情绪上升,市场缺乏增量资金,而不断增加的抛售会产生滚雪球效应。随着股价下跌,将会有大量上市公司的数百笔股权质押跌破平仓线,两融、私募基金等也将加入平仓的行列。A股的下跌将会成为一个信用紧缩的源头,不断向外围扩展,一直渗透到整个经济体系;然后,又会反过来影响资本市场。这种循环在去年中旬股市大跌时已经发生过一次。
这一轮下跌还再次冲击了全球资本市场,形成内外共振。这也可能促使更多中国资本向境外转移,而中国央行正努力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人民币汇率市场与A股市场原本是相互独立的领域。但去年7月股市大跌后,8月11日人民币汇率又突然贬值,让国际市场评估中国时开始将两者联系起来,而A股投资者也不得不将汇率变动作为影响投资的因素。因此,去年年底开始的人民币汇率又一次下挫,导致A股投资者丧失信心,年初开盘就出现连续大跌。目前,A股下跌又反过来传导到汇率,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近日持续走低。
另外,货币政策也被与汇率走势联系起来。目前市场预期央行不会通过降准应对流动性需求。实际情况是,尽管央行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但并没有采取降准措施。这让市场担忧流动性趋紧。而银行业又开始清查票据融资。A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又开始了下跌。
对于中国央行而言,如果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则不能实施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反之,如果增加更多廉价的流动性,则会使人民币面临更大的贬值压力。
相比中国经济,当前A股市场的下跌只是一个衍生的小麻烦。现在的主要挑战是在汇率与货币政策,以及实体经济方面。因为人民币存在贬值预期,导致资本流出的压力大,而境外又有做空人民币的力量呼应。实体经济则存在采取措施继续刺激还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选择,而且不管选择哪一个方向,都将对汇率产生压力。
现在,一种观点越来越多地被提起,这种观点就是人民币进行“一次性贬值”。这可以减轻资本外流带来的逐渐侵蚀,也能获得一定的货币独立性。这种观点其实非常危险,因为一次性贬值意味着将中国的困境转移到其他国家,不仅让中国丧失国际信用,也会引起世界货币竞争性贬值,加剧全球通缩危机。这种选择将会重创近几年中国推动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金融改革,也意味着中国经济转型的逆转。
不少人希望重新刺激,以度过目前的难关。但是,这会将解决问题的时间推迟,而且可能使问题变得更为严重。现在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方向,即吹响改革的号角。这会给予市场希望,而不是只有不确定性和坏消息。我们不应冀望通过更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那只会继续积累风险。中国应该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定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推动结构性改革以及资产价格重估,为新一轮繁荣周期打下基础。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