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当下中国经济正在转型过程中,但面临的诸多问题或许不容易修复。
在过去30年间,中国经济以平均10%的增长率大步发展,这让5亿百姓成功脱贫。如今,这种“令人兴奋陶醉的”增长率已然成为过去。中国领导人抛弃了过去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开始迎合市场、消费者的口味,大力发展服务业。我们来看看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经济放缓 某些地区受到影响更大
日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5年度经济数据陆续公布。通过对比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呈现出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其中经济总量排名前5的省份,去年GDP增速全部达到8%或以上,而西部、东北不少省份则出现不同程度增速放缓,与经济大省差距进一步拉大。
上述现象与此前一度出现的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及背后机理有所背离。中国长期存在且较为严重的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原本已开始在经济规律与政策导向双重作用下逐渐收敛并逆转,一些曾经长期领跑中国经济的先发地区经济增速,数年前开始显著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中国正努力实习增长目标
虽然和全球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已相当高,但是在近几年却未能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中国领导层希望经济发展中,债务增长放缓,制造的污染更少,中国已经杜绝滋生腐败,浪费和污染的行为。
中国经济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中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工厂,史无前例的建筑狂潮共同铸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然而,时代在改变。当下服务业占据了中国经济的一半以上,咖啡师、理发师、保姆等工作已经成为新的经济驱动力。
市场波动
中国领导人让市场力量发挥主导作用,然而这个过程并非平稳。2015年中,中国股市暴跌,A股市值蒸发上万亿。长达10年的人民币单向升值周期结束。
未富先老
伴随着中国人居收入增加和城镇化的大力发展,老龄化问题也接踵而至。中国是否会像日本一样逐渐丧失经济活力,退休人员是否要靠花费养老金来驱动消费,支撑经济再平衡呢?这是一个问题。
|
人民币走低 资本大量外逃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增长强劲,因此也吸引了全球投资,与此同时出口也制造了巨大贸易顺差。结果是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当下,随着人民币走低,中国央行不得不“自掏腰包”稳定汇率,抵消资金外流。
中国经济转型需要面临的风险巨大。政策失误或者经济进一步放缓都将使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但如果改革成功,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