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江然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人才是第一竞争力”逐渐成为共识。
3月8日,在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联组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提出,创新发展作为单独一个篇章写入规划纲要,是本次规划的一大亮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的“科技教育”,变为了“创新驱动”。而这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的百分比,则是从“十二五”时期突破的2.1%上升到了2.5%。
“这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全国政协委员、中科协副主席陈章良对记者表示,“2015年,我们研发经费占比破2时已经很不容易。”
而在全国政协委员、清华经管院院长钱颖一看来,除了加大研发力度,释放红利的一个关键要素在于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十三五"规划连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是过去三年中两个最重要的指导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战略性和纲领性文件。”他表示,“关键是落实,就像总理所说,靠人干出来。”
观点1:政府企业都应加大投入
这两天,圆珠笔“一笔之差”的难题,让“搞科技”出生的陈章良很难过,“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呢?”他不停反问。
陈章良的反问正好折射出了我国一方面传统工业很大程度上过剩、一方面高科技产品又不足的“窘境”。
“背后的原因,一个是科技投入不够,科技人员成果产业化也不够。”陈章良说。令他兴奋的是,中央提出了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并且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要占到2.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十二五”收官时,这个数字已经达到2.1%。“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突破。”陈章良说,“但还不够,像美国这样的研发大国这个数字都在3%以上。”值得注意的是,陈章良认为这种投入“不光只是政府,企业也应该加大力度。”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这样做的优势在于,老板给钱,研发人员应该回报。”陈章良举例道,“比如专利归老板,老板拿去产业化。”
不过,在近来参与关于双创的评估工作后,陈章良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束缚”。“国家应该更大力度鼓励公司加大投入研发,但问题在于大国企的利润要核算,不能随便拿去投入研发,如果每个公司都能像华为一样,在研发上投入巨大,释放出来的力量将是无穷的。”
观点2:评价体系束缚主力队伍
另外一个问题也引起陈章良的思考,“如何让主力队伍,就是"大院、大所、学"的科技人员更积极参与双创?”陈章良认为,现有的人才评价体系制约着人才红利的释放。“每个年轻人都要成为副教授、副教授要成为教授、教授要成为院士……每个阶段都要发表文章。”他说,“这种评价体系下,成果推广被严重忽略。”
值得注意的是,陈章良提出的人才问题,在十三五规划中得到了高度重视。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作为单独的一个篇章被写入,是这个规划中的亮点。”钱颖一在联组会上说。
记者梳理发现,这一篇章既包含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又饱含了“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创新,以及“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第一次写入了规划。”钱颖一强调。在他看来,创新的各种要素中,最稀缺的既不是市场也不是竞争,而是创新。“经济的竞争最终是创新,”他说,“而创新的竞争最终在人才。”
“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如是提到。
在人才培养方面,专门提到将“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人人皆可成才和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对此,钱颖一表示,人才培养的一个共识就是宽松的环境,“人本身是有创造性的,但是被环境压缩了,不利于其发挥创造性,所以首先要改变妨碍人才冒出来的环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此前我国顺利进行的“千人计划”已经扩充为“万人计划”:引进1万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急需紧缺的国内高层次人才。”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