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狐财经思想库 > 思想库观点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彭文生:分析货币金融问题总走进的两个误区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彭文生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 手机看新闻

  摘要:谈到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我想先谈点理论,我觉得现在分析货币金融问题有两个流行的误区,这两个误区都是在过去这几十年的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环境之下形成的。第一个误区是人们往往把货币等同于信用,大家一看到信贷扩张,就认为中央银行在印钞了。第二

个流行的误区是认为货币是中性的,货币对实体经济没有影响。

  (搜狐财经思想库:让思维有乐趣,让思想有力量!汇集顶尖财经智库,分享深刻透彻的调查研究,旨在普及常识,为网友提供思想洞见和专业分析。)

  文/彭文生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中信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这两个流行的误区听起来好像是很学术性的,但对理解现实问题非常重要,当前经济形势很多观点的分歧,我认为都来源于这两个误区。

  1、货币是否等同于信用?

  货币和信用的差别,在学术上一直存在争议。到底先有货币还是先有信用,人类学研究已经证明了信用的存在大大早于货币,在原始社会物物交换的时代,那时候就已经有信用了,但是还没有货币。所以信用和货币不是同时出现的,也不是一回事。当黄金、贵金属作为货币的时候,货币和银行的信用也是不一样的,黄金是商品货币,和信用没有必然联系。

  一直到近代银行体系高度发展以后,货币的主要来源是信贷,今天大家讲的货币是什么?不是钱包里的现金,主要是指银行存款。银行存款主要来源于银行的信贷扩张,这就是所谓的信用货币。

  在1950-1960年代,西方国家金融体系的信贷功能受到很大制约,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金融压抑,当时货币扩张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政府的财政支出。自1980年代开始的金融自由化、金融体系大幅扩张,银行信贷成为广义货币的主要来源,人们往往认为货币与信用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信用和货币的差别到底是什么呢?

  信用可以违约,信贷的大幅扩张可能会带来资产泡沫,同时增加非金融私人部门的债务负担,最终可能带来金融危机。

  如果货币通过政府支出来发行,政府支出一般不会炒卖资产,所以政府支出的大幅扩张一般不会带来资产泡沫,同时政府的债务可持续性大大超过私人部门的债务,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也小。

  当然,这不是说政府债务支持的支出扩张就没有问题,政府支出过度扩张,导致总需求大于经济的供给潜力,会引发通货膨胀。所以我们看到在金融压抑的年代(1950-1970年代),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是通货膨胀,政府的财政支出失去控制,中央银行印钞支持政府的财政支出。

  1980年代开始,信用创造货币以后,全球通货膨胀持续下滑,当前全球经济不仅没有通胀问题,反而有通缩压力。从1980年代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19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直到本世纪的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发现,在信用创造货币的年代,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也在增加。所以,理解当今我国信贷的大幅扩张,理解货币和信用的差异,对于我们探讨当前的宏观政策具有深刻含义。

  2、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货币中性之争

  第二个流行的误区是认为货币是中性的。过去这几十年,占据学术界、思想界最主导地位的就是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发行过多,物价就会上升,即货币超发导致通胀。但是很多人往往没有关注货币数量论的精髓——货币中性。也就是说,货币发行过多,只带来物价上升,只带来通胀问题,并不影响实体经济。但实际上,货币是不是中性的?货币可能不是中性的,货币可能影响实体经济。为什么货币不是中性的呢?这就涉及到我们如何理解货币的角色。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是另外一种货币理论,主要讲的货币是流动性资产,如果大家都追求流动性资产,对实体经济的消费投资需求就弱,导致需求不足、供给过剩。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争论》,这本书的名字就体现了他是从货币经济角度来解释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古典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定律叫作“萨伊定律”,萨伊定律认为供给创造需求,有了供给自动就有需求,所以供给是主要的,而需求是次要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市场供给与需求能够自动达到均衡,不会带来持续的失业问题。如果萨伊定律是对的,为什么出现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如何解释几百万人在几年间突然失业?这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吗?凯恩斯的货币经济的理论挑战了萨伊定律。

  古典学派的萨伊定律为什么说供给创造需求?因为它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即货币是一块面纱,货币经济与物物交换的经济是无差别的。在物物交换的经济不存在生产过剩,我种植玉米,你生产羊,我们两个互相交换,最终总能达成一个交换价格,各自的商品归为消费和储蓄。有供给自然就有需求。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挑战就是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除了支付工具这个手段以外,还是储蓄的工具。储蓄有两个手段,一是实物储蓄,我种的玉米,我要留为种子明年使用,我可以把玉米作为储蓄。但是在货币经济时代,我也可以把玉米卖掉,用货币作为储蓄,为未来的消费和投资做准备。这就是货币的储蓄功能。

  但是如果大家都追求货币,都把手里的商品卖掉,转化为货币,那就会出现生产过剩,甚至引发经济危机。为什么大家追求货币和追求玉米不一样呢?因为玉米是需要依靠人来生产的,如果大家对玉米的需求旺盛,就不会导致失业问题。比如中国人过去骑自行车,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开始驾驶汽车。过去生产自行车厂的工人失业了,但是没关系,自行车厂的工人可以转化为制造汽车的工人。而货币不一样,大家如果都追求货币的话,货币的创造靠印刷机印刷出来,电子货币则可以记账,货币的生产成本极低,货币需求的增加不创造就业机会,这就是凯恩斯讲的货币非中性的根本来源。货币作为流动性资产,它的需求如果太多了,就可能导致经济萧条。货币非中性的观点其实也不是凯恩斯创造的,马克思在解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出现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时,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货币非中性,这是建立在马克思对萨伊定律的批判上的。

  另外还有一个经济学派是奥地利学派,奥地利学派不是从总量的角度,而是从结构的角度来理解货币非中性,货币为什么非中性?因为在现行的银行体系下,货币是信贷创造的,而信贷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每个人、每个企业手里,信贷投放是有先有后的。先拿到贷款的人,在物价较低的时候,可以用低廉的价格雇佣工人、购买商品,占了先机。而后拿到贷款的人,因为物价的上升可能使得实际收入是下降的。所以信贷投放的先后就导致一个很强的再分配效应,这个再分配效应会影响整个经济结构,影响经济长远的可持续增长力。

  综上,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以及奥地利学派对货币经济的理解,对我们分析当前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含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更多内容见搜狐财经思想库,请扫下方二维码进入:

business.sohu.com tru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0630/n456947027.shtml report 3946 摘要:谈到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我想先谈点理论,我觉得现在分析货币金融问题有两个流行的误区,这两个误区都是在过去这几十年的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环境之下形成的
(责任编辑:陈君)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