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30亿欧元投资进行时:科思创扩张在华业务(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手机看新闻
本报记者 卢杉 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 卢杉 上海报道

  导读

  科思创全球首席工业运营官萧枫:中国是科思创全球第二大市场,是德国和美国之外全球三大研发基地之一。

  近日,材料制造商科思创(Covestro)投资扩建H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工厂在上海启动运营。

  “此次投入运营的新工厂产能 主要用于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科思创全球首席工业运营官萧枫(Klaus Schäfer)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称:“一是由于中国在整个亚太市场中占比相当高;二是我们所服务的下游行业包括汽车、建筑、消费电子、鞋类等,在中国市场的增长较为强劲。”

  为满足亚洲市场对于高性能涂料和粘合剂产品的需求,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产公司之一科思创(前拜耳材料科技)在2014年3月宣布开始扩建其HDI生产装置。

  新建HDI工厂年产量为5万吨,并使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成为全球最大的HDI生产中心之一。

  据萧枫介绍,这一新工厂是科思创在中国超过30亿欧元分期投资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启动于10多年前,现仍未完成。此项投资计划中包括到2016年底实现聚碳酸酯产能翻倍,扩大为年产40万吨。

  “品牌效应没有那么显著”

  2014年9月,拜耳集团宣布将旗下材料科技业务剥离。2015年9月,拜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ayer Material Science AG)以科思创(Covestro)运营,正式成为法律与经济上独立的企业,并于2015年10月6日在法兰克福证交所挂牌上市。

  根据公开数据,目前拜耳是科思创唯一占股超过5%的股东。拜耳现持有科思创约64%的股份。

  材料科技业务在被剥离之前业绩增速放缓,2012年材料科技业务销售额为115亿欧元,2013年降至112亿欧元。

  在将材料科技业务剥离之前,拜耳的重心已经向生命科学业务大幅转移。其时,拜耳方面称,生命科学业务已经占到拜耳集团销售总额的大约70%以及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的88%。

  “出于有机增长和外部增长的需求对生命科学业务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因此材料科技所能获得的资金已经略显不足。” 萧枫介绍说。

  除却集团投资减弱,近年来化工企业遭受全球市场变化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根据安迅思发布的报告称,2014-2015年度全球化学品需求增长疲软:美国增长不及预期强劲,欧洲受欧元区危机影响增长甚微,中国这一重要市场增长放缓。

  时任首席执行官马尔金·戴克斯表示,剥离后的材料科技业务将拥有独立的投资组合决策能力,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这些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因此,材料科技未来就不会与生命科学业务在投资资金方面产生竞争了。”

  在上市一年之后,科思创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根据科思创财报显示,2015年科思创全球销售额为121亿欧元,较2014年增长2.7%;在全球有1万多个客户;科思创旗下有三大业务部门,分别为聚氨酯(全球市场额份并列排名第一),聚碳酸酯(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以及涂料、粘合剂及特殊化学品(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从销售额看,今年一季度增长势头再度放缓。据拜耳集团2016年一季度财报显示,科思创销售额下滑4.7%(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降至28.5亿欧元。销售价格显著下跌,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特别是聚氨酯)的价格变化。

  但销量超过上一年同一季度,而且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大幅度增长了18.9%,达到5.04亿欧元。销量增加和原材料价格下降的业绩超过销售价格下跌的负面影响,实现了净收益增长。

  中国市场方面,中国已成为科思创全球第二大市场。2015年,科思创中国市场销售额占全球销售额16%,较2014年增长4%;2016年第一季度,科思创中国销售额同期增长13.3%。

  相对于曾经受益于拜耳强大的品牌效应,萧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B2B的业务性质决定品牌效应不如B2C那么显著,我们的品牌价值主要靠销售团队与客户非常密切的服务来实现。”

  萧枫称:“在市场战略方面,在科思创独立之后,我们与以往相比有更大的灵活性,人员方面更加精简,决策更加扁平化。”

  “在中国是本土作战”

  受困于曾经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逐渐失效、中国经济下行带来的产能过剩等问题,安迅思研究报告指出,“西方化工企业若想继续在中国挣钱,他们就得在未来的5到10年内付出极大的耐性。他们还需要花时间和资源搜寻中国新增长模式带来的新机遇。”

  在萧枫看来,尽管中国经济在下行,但科思创在中国市场却实现逆势增长。“由于过去年间基数积累比较大,现在绝对的增长量还是非常令人瞩目。”

  他介绍说:“增长来源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我们所服务的下游行业本身的增长情况;二是生产高科技的聚合物的替代效应,比如在保温、路桥以及汽车等产品的涂料应用方面,我们的产品有更好的外观、更好的耐黄性和耐候性,确保我们的增长会跑赢整体市场的增长。”

  根据安迅思统计显示,2013年全球化工企业在北美和西欧地区的化工产品销量仅有小幅度增长,拉丁美洲的销售下降,而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增加14.3%。

  与大多数跨国企业想要在中国市场寻找新的机遇和增长点一样,科思创仍然在扩大在华投资。

  “在过去几年和未来,科思创根据市场需求在不同领域做扩产投资。”据萧枫介绍,2011年,投产新的TDI装置;2014年MDI从35万吨增产到50万吨;2016年9月将实现聚碳酸酯的扩产项目,以及在氯气和蒸汽的供气设施方面正在进行相关的优化改良。

  在萧枫看来,中国的化工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点,“首先是高基数低增长的趋势,往后数年间增速恐怕不会像以往那么高,但是基数仍旧相当之大。这需要和下游客户保持更为紧密的联系,时刻以他们的需求以及行业的趋势为出发点寻求新的业务契机。其次,对安全和环保的追求会日益上升。”

  据此发展趋势,科思创开始寻求新的业务模式,“为下游的客户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有的时候甚至要跨越直接客户,找到客户的客户,”萧枫表示前提是,“从技能水平上来说,必须有一支非常得力且经验丰富的研发技术团队;必须要与客户结成双向的互信合作。”

  “中国市场对于科思创的意义不减当年,甚至会进一步扩大。” 萧枫表示,中国不仅是科思创全球第二大市场,还是除德国和美国外全球三大研发基地之一,“除此之外,聚碳酸酯的全球总部已经迁至上海,这也能够彰显出中国对我们的意义。总之在中国我们是本土作战,这是一个重要的本土市场。”

  作者:卢杉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jingji.com/html/2016-07/12/content_43323.htm report 3843 本报记者卢杉上海报道导读科思创全球首席工业运营官萧枫:中国是科思创全球第二大市场,是德国和美国之外全球三大研发基地之一。近日,材料制造商科思创(Covestro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