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上海科技超越北京? 综合科技进步上海第一,原始创新北京领先(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手机看新闻
本报记者 姚建莉 实习记者 余晓宇 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 姚建莉 实习记者 余晓宇 上海报道

  导读

  北京在科技进步方面是否落后于上海?《中国区域科技进步评价报告2015》显示,上海超越北京排在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第1位。2011年-2015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方面,北京只有2014年是第一,其余4年都是上海第一。受访的北 京、上海学者均表示,综合排名并不能说明北京一定比上海差,北京和上海的科技创新各有侧重点。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进步评价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上海超越北京排在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第1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了解到,2011年-2015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方面,北京只有2014年是第一,其余4年都是上海第一。

  企业研究与开发(R&D)研究人员占本地区所有R&D研究人员的比例上,北京落后上海7位;环境改善指数上,北京落后上海7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比方面,北京落后上海2位。

  北京在科技进步方面是否落后于上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京沪两地学者了解到,不能简单地认为排位较低就说明水平较差,两地发展各有侧重:北京作为首都,集中了国家大型科技实验室、各个部委的科技创新中心、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原始创新在全国遥遥领先;而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依托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这种大体系的产业布局,这些大产业体系往往是R&D的集成创新和再投入应用的重要领域,上海远胜过北京。

  哪些方面上海超越北京

  《报告》显示,2015年上海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84.57,超过北京的83.43,成为全国首位,天津、江苏、广东、浙江紧跟其后。而2014年,北京的综合科技水平指数为83.12超过上海的82.48居全国首位。

  “2011-2015年的五年间,除2014年外,上海都超过北京居全国第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武夷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在报告的5个一级指标中,上海在两个指标上超过北京。科技活动投入方面,上海第一,北京只排第六,落后上海五位。其它4个一级指标中,科技进步环境上海第一、北京第二;科技活动产出北京第一、上海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化北京第二、上海第三;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北京第二、上海第三。

  在2015年的数据排名中,科技投入指标起到了重要影响。《报告》指出,科技投入指标下分科技人力投入指数、科技财力投入指数两个二级指标,财力投入指数上海第一、北京第二,人力投入指数上海排20位,北京则是24位。

  在科技人力投资指数下又有2个三级指标,“万人R&D研究人员数”,北京第一、上海第三;“企业R&D研究人员占本地区所有R&D研究人员的比例”上,上海第23位,北京第30位,落后上海七位。

  “可见企业R&D研究人员占比指标是上海超过北京的重要因素。”武夷山解释道,企业应该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所以才设立了企业R&D研究人员占比这样一个指标,北京的科研人员大多布局在中科院、农科院、医科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相对地分布在企业的研究人员比例就低。

  此外,武夷山解释说,上海超越北京部分因素在于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下的二级指标“环境改善指数”方面,北京由上年第13位降至第14位,而上海则从第11位升至第7位。“科技进步环境”中“科研物质条件”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比”方面,北京由上年第1位降至第5位,而上海从第5位上升为第3位。

  北京原始创新遥遥领先

  对于此番排名,受访的北京、上海学者均表示,综合排名并不能说明北京一定比上海差,北京和上海的科技创新各有侧重点。

  “任何一个排名都会有指标体系,具体某一个指标的排名比较重要,但是综合的排名其实不是很重要。”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

  武夷山也强调,更重要的是具体的数据、具体的分析。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郁鸿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从区域综合科技竞争力来说,上海好像是超越了北京,但实际上科技创新是分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性创新。北京主要是原始创新,国家大的科技实验室、各个部委的科技创新中心、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都在北京,遥遥领先于上海。

  然而《报告》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R&D的投入指标方面,郁鸿胜强调主要是应用科技创新,也就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技术,上海在这方面胜过北京。因为上海有世界领先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比如飞机制造、重化工业、生物医药业等,这些产业往往是R&D的集成创新和再投入应用的重要区域。

  “这评价的是区域科技进步,更多地强调产业化。上海在产业化、利用科技、发挥科技本身的经济作用这方面会更好。因为上海的产业基础以及一些成果转化方面要比北京好。”李国平指出。

  他认为,科技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以产业化来促进科技的提升是比较现实的;如果科学基础比较好,也可以像北京一样从前头往后走,这种模式要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科技的投入,到一定阶段上海也要强化科技和科学的部分,否则也没法支撑。

  受访专家均强调,这两种模式不存在孰优孰劣的区分,城市之间必然存在分工。

  郁鸿胜强调,上海也需要在原始创新上加大力度,这样上海整体的科技创新才会迈出一个更高的台阶。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近日国务院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也提出,“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六大方面包括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要持续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基础研究投入强度,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科技创新基地,打造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研究力量。

  另外,要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北京、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

  “北京和上海也是中国的两个科技创新中心,排名第一、第二也是正常的结果。”武夷山说。

  作者:姚建莉 余晓宇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jingji.com/html/2016-07/26/content_43982.htm report 3526 本报记者姚建莉实习记者余晓宇上海报道导读北京在科技进步方面是否落后于上海?《中国区域科技进步评价报告2015》显示,上海超越北京排在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第1位。20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