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分析师 关鹏
国际能源市场的主角一向是石油,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格局呈现新的变局: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迅速崛起,欧佩克在全球石油市场的主导权日益削弱。尤其是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控制了世界石油储量第二大的伊拉克,欧佩克的地位岌岌可危。面对这些变数,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为了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纷纷寻找新的油源,俄罗斯和里海地区的油田成为各国争夺的主战场。布什近日访问非洲,石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正当大国之间为了争夺全球的石油资源而纵横捭阖之时,另一股暗流也在涌动,它给未来国际能源格局的发展带来的新的变数,这就是对天然气的需求。据有关机构估计,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煤占29.8%,石油39%,天然气23.7%,核电7.5%;中国则是煤占74%,天然气1.7 %,原油 18.6%,核能0.4%,水能5.3%。有机构预测,到2050年,天然气占世界能源构成的比例将达到30%,届时有可能完全取代石油,或与石油持平成为第一能源。而对于中国来说,预计到2010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将达到8.8%,这意味着中国天然气需求的增长要远大于煤和石油的增长。未来天然气需求将成为中国能源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然气之所以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成为全球能源争夺的重心,这与天然气的特性有关。石油是全球性商品,由于石油便于运输和储存,所以石油价格可以由有效和透明的国际市场来确定,全球石油市场基本是平衡的。而天然气尚未成为全球性商品,天然气难以长途运输且船运费用高昂,世界的天然气消费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价格是由地区市场决定的,天然气市场不总是平衡的。现在的问题是,全球范围内对于天然气需求的关注正在上升。
最有影响的事件是,美国天然气短缺已经引起了美国上下的高度关注和讨论,并由此可能影响美国下一步的能源政策。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国天然气价格上涨了一倍,已经危害到美国脆弱的经济复苏;同时还迫使部分天然气的需求转向替代能源――石油,从而给全球石油市场增添了新的变数。美国PFC能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Vahan Zanoyan在今年4月美国参议院的一个听证会上指出,美国受天然气供应短缺和中断的打击将远超石油,而且这种冲击的经济代价相当大。
然而,采取何种措施解决天然气供应问题,美国国内也存在分歧。在能源工业专家强烈要求美国增加本土勘探区域时,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却倾向于通过进口LNG来解决问题。格林斯潘称:“LNG进口设施的增加将使美国能够广泛利用世界天然气资源。如果不充分利用这一设施带来的供气灵活性,美国天然气的供需不平衡必然造成天然气价格的波动。”据了解,美国最近正在计划兴建一些LNG项目,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俄罗斯和委内瑞拉将是美国LNG市场的潜在供应国。
由于缺乏全球性的天然气市场,即使美国进口天然气,也不会影响中国的天然气价格。但是,由于美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美国在能源问题上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对全球能源市场带来重大影响。如果美国决定进口天然气,可能引发对天然气能源的新的争夺。
在亚洲地区,中国正计划大幅增加天然气的需求。除了巨资兴建西气东输管道,在福建和广东分别引进澳大利亚和印尼的LNG外,中俄韩正在商讨远东输气管道的建设事宜。日前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21次东盟能源部长会议决定,成立东盟天然气中心,它将成为本地区开发天然气资源方面的战略中心、技术中心和信息中心,以加快实施东盟天然气管道运输项目。
随着各国都在提高天然气在自身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天然气在各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性将会日益突出,各个国家未来在争夺天然气资源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碰撞。随着技术的发展,天然气存储和运输的成本也将逐渐降低。事实上,天然气能否成为像石油那样的全球性商品,本身的物理特性不是决定性的,重要的是对它的需求有多大。因此,在未来全球能源争夺格局中,天然气资源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目前的竞争是围绕石油展开的,未来的能源争夺则很可能是围绕天然气展开。中国目前正在国家层面上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战略研究,国际上对与天然气需求的这些新动向应当引起政府和企业的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