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沪深两市在中信证券连续涨停的带动下强劲反弹,一度先后向上突破5日、10日和30日均线的压制,沪指更是轻松重返1400点之上,只是在周五尾市出现大幅回落,最终收在1400点之下。中信证券成为沪深两市大盘此轮上涨的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卿为谁涨? 中信证券的上涨带来了什么?带来了市场的活跃、人气的恢复,以及投资者对未来行情更多的预期。中信证券的连续上涨所形成的“赚钱效应”,直接地刺激了其它个股的走强,尤其是以中国联通、中国石化、招商银行、江西铜业、山东基建、中海发展、四川长虹、春兰股份、隆源双登等国企大盘指标股和新老龙头股的被激活,以及众多被套庄股的复苏,直接刺激了市场的活跃度和人气的恢复。在市场经过短暂地普涨之后,投资者开始对未来的行情充满了新的希望,似乎新的一轮牛市行情已经快要来临了。在此,不得不提醒大家:头脑发热的时候,也恰恰是最容易犯错误的时候。 谁为卿狂? 究竟是谁在做多中信证券?这将直接决定此轮行情的性质和上涨的高度。 2003年1月8日(周三),中信证券率先拉升涨停,从而发动了此轮快速上涨的行情,当日该股累计成交3.68亿元,约占当日沪市总成交金额的2.96%。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和西部证券陕西总部分别以2361万元和1343万元列该股当日成交金额排行的前两位。而在另一个领涨的龙头品种皖通高速(连续两个涨停)的成交排行前两位,同样是这两家营业部。此外,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还同时出现在中海发展(既是此轮的强势品种,同时也是“6·24”行情的龙头品种)、保税科技、济南百货、比特科技、四川湖山等多只本周强势股的成交排行中。由此显示,此次行情的发动者仍是近一个多月以来一直在市场中活跃气氛的江浙沪一带的资金。部分市场人士将之认定为“场外游资”的性质,但是通过对该资金在活跃的时间跨度上、操作的频率上、以及资金的规模上进行简单的计算,均可以显示此资金非一般“游资”可比。 从中信证券在本周的表现看,主力资金在操作上“前鞫后恭”的表现一览无余。在1月8日拉升涨停之后,中信证券在第二天(周四)再度拉升涨停,但主力资金却已换了面孔。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虽然再度入选成交排行,但是1880万元的成交额只能排在第五位,排名前三位的仍然是隐身江浙沪一带的资金,分别是国信证券上海北京东路营业部(3330万元)、新疆证券杭州庆春路营业部(3053万元)、国元证券上海斜土路营业部(2402万元)。周五,虽然中信证券一度封至涨停,但在巨额的抛盘打压下最终束手投降,尾市收盘仅上涨5.79%,单日成交金额却从周三的3.68亿元、周四的6.36亿元猛增至周五的13亿元,约占当日沪市成交总额的12.16%,两市成交总额的7.76%,对大盘走势的影响可见一般。由此看来,酝酿此轮行情的资金主力不排除有短线场外游资介入的成分,但更主要的还应属于以券商、基金等为代表的场内主力的“自救性”行为。因此,从运作其中的主力资金的性质来看,此轮行情更多地被打上了“自救”的烙印;至于能否出现持续性的走强,还有通过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来鉴别。所以,投资者在操作过程中,不要被短时间的快速上涨所迷惑,在中信证券的光环下尽可能地保持一份理性,千万不要“给点阳光就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