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份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上市公司涉及的44个工业行业和房地产行业整体景气状况略有回落。景气状态较好的行业由上月的10个减少为3个;但行业景气良好的行业从2个增加到3个,汽车制造业和普通机械制造业继续保持良好的景气运行态势,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景气度上升9.69%,进入良好运行区间;过冷行业进一步减少。
石油加工业景气度持续回升,效益大幅增加,中石化上下游一体化经营优势凸现
根据2002年11月份景气指数分析上市公司涉及的44个工业行业的景气状况和较上月增长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石油加工业、医疗器械制造业和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等三个行业较10月上升幅度较大,增幅在5%以上。
石油加工业2002年景气状况整体在低位运行,但11月份景气指数和经营效益较同比均有较大升幅,景气指数由89.52上升到94.73,增加了5.83%,实现利润总额38.35亿元,扭转了去年同期亏损的局面。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成品油价大幅上涨所至。9月以来,国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走势相同,持续高位盘整。由于世界三大成品油市场价格涨幅均超过国家调价的涨幅限制,所以自10月1日起,国内成品油价格大幅上调,上涨幅度总体大于原油价格涨幅,市场环境逐步转好,带动石油加工业效益大幅上扬。近期,美伊战争的威胁日益升级,造成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油价保持高位将对国内石油开采和加工等上下游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整个行业景气能否持续走强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对于采取上下游一体化经营模式的企业,将会凸现其控制成本、稳定收益的优势。
中国石化(相关,行情)(600028):作为中国企业巨型“航母”,其经营范围涉及勘探开采、炼油、营销及分销、化工等领域,在国际原油价格保持高位震荡、行业复苏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其上下游一体化经营模式优势凸现。前三季度中石化实现每股收益为0.104元,比上半年业绩增长了整整一倍,并且在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了10.8%。为此,基金在2002年第四季度大量增持中石化,四季度基金组合表明,共有13家基金持有中石化市值5.34亿元,在基金重仓股中名列第23位,四季度共增持1.15亿股,占流通股本的4.13%,按增持数量计算,是基金该季度第4大增持个股。特别是随着QFII的实施,境外投资者一般选择规模大、流通性好的股票,而中石化作为在国内、香港、纽约、伦敦市场同时上市的公司,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较早与国际接轨,境外投资者认同度高。2002年,中国石化被《欧洲货币》杂志评为最佳公司治理,列中国区第一名、成为仅次于汇丰银行的香港大中华区的第二名。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持续走软,投资价值显现
分析表2可以发现煤炭采选业、陶瓷制品业、食品加工业和医疗器械制造业行业景气持续高位运行,但二级市场指数跌幅较大,对这几个行业应密切关注投资机会;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涂料制造业比较抗跌,但行业景气状况较差,应注意回避投资风险。从表3可以看出,汽车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和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11月份实现利润同比继续大幅上升,行业景气度持续走高,发展势头有望继续;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摩托车制造业行业景气一般,但11月份实现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应密切关注。特别是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从上月以来利润持续大幅增长。
煤炭行业是国内最重要的能源基础产业,国内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煤炭行业创造了巨大的需求。“关停压产、总量控制”发展战略及相关措施的实施,使煤炭行业生产结构趋向合理,生产能力集中度大幅度提高,规模效益显现。2002年以来,在扩大内需、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出口增加等有利因素推动下,我国煤炭行业总量过剩的矛盾开始得到缓解,煤炭产品社会库存量持续下降,市场形势大为好转,煤炭行业继续沿着上升轨道运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规模以上企业11月份统计数据显示,煤炭行业实现利润76.11亿元,同比增涨117.53%,在支柱产业中效益增幅第一。该行业11月份的行业景气指数为117.91,运行态势较好。
我国煤炭70%以上用作能源煤,预计电力和冶金等主要耗煤行业今年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国内煤炭消费量将达到12.7亿吨。其中,发电用煤6.8亿吨,比去年增长5000万吨以上;冶金用煤2.2亿吨,同比增长2000万吨。两项合计增加煤炭需求约7000万吨。此外,一些新投产项目也将增加煤炭需求。例如,2003年新投产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以上,将增加电煤需求约3000万吨。根据国际市场供需形势分析,2003年煤炭出口将基本维持上年水平。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性指标表现都较好。前三季度毛利率均超过20%,净资产收益率超过8%的有4家,平均每股收益达到了0.32元,全部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仅为29.4%。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2001年上半年全行业业绩增长导致行情提前发动,题材被透支。此后,受大盘深幅调整的影响,2002年,尽管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继续大幅增长,但股价却没有随基本面的走强而走出一波像样的行情,煤炭行业自1月29日以来到12月末累计下跌了14.71%,居各行业跌幅前列。从近期的市场情况来看,一方面,大盘已调整到相对低位,另一方面,煤炭行业基本面向好,因而,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已经显现。建议重点关注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如兖州煤业(相关,行情)、神火股份(相关,行情)、上海能源(相关,行情)、神州股份(相关,行情)等,以及业绩增幅较大的品种,如兰花科创(相关,行情)和神州股份等。
兖州煤业(600188):煤炭行业中的大型企业,其规模在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中位居第一,由于公司同时在A股和H股市场公开发行,是全国唯一一家境内外三地同时上市的煤炭企业。公司总股本28.7亿股,流通盘中A股1.8亿股、H股10.2亿股。近年来公司发展势头良好、业绩增长稳定,是国内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是煤炭行业质地最好的公司,获利能力较强,其销售毛利和主营业务利润率在同行业中处于一流水平。
公司产品以用于大型发电厂的动力煤、冶金生产的炼焦煤以及高炉喷吹用煤为主,主要客户分布于国内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和东亚的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定位于“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煤炭生产、加工基地和中国最大的出口煤基地”,并以跻身国际十大煤炭出口商作为发展目标,通过资本市场的成功运作,以资产为纽带发展和壮大自身,其行业竞争地位将更加稳固。预计到2005年济宁三号煤矿将达到800万吨,届时,该矿将成为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地下煤矿,公司盈利能力将大幅提高。
上海能源(600508):主营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煤炭销售和管辖内的煤矿专用铁路运输。原煤设计生产能力为585万吨/年,2001年实际生产煤炭665.99万吨;设计煤炭入洗能力为405万吨/年,自营铁路设计运输能力为600万吨/年。就煤炭产量而言,公司仅次于兖州煤业,在同类上市公司中名列第二。
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华东地区和部分出口。运输距离短、自营铁路运输是公司核心竞争力较强的重要体现,公司产品客户多为宝钢、上海煤气、上海焦化等国内知名企业,长期稳定客户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80.1%。公司的“大屯煤”品牌在华东地区市场上树立了良好信誉,近年来产销率每年均在98%以上。公司地理位置处于华东地区,周边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能源消费需求较大,铁路、陆路、水路交通便利,运输条件优越。由于在煤炭到货价格中运输成本的比例较大,上海能源有效地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利润空间。
公司作为传统行业中的佼佼者,基本面状况较好,经营稳健、增长前景较好。再考虑到其良好的地缘优势以及公司在技术和管理上较强的竞争能力,公司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公司自上市以来,受大盘拖累,股价一直逐级走低,与其良好的基本面相悖,目前,该股股价已跌至历史相对低位,公司的投资价值已经显现出来。
神火股份(000933):公司主营煤炭的生产、销售、洗选加工及发供电,在管理和资源上具备一定的优势,综合经济技术指标良好。2002年,公司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和用户结构,通过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公司属煤炭板块中典型的小盘绩优股,股本扩张能力强,资本运作空间大。
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率在行业中略高于平均水平,但是公司销售净利润率处于同行业前列。考察公司近年的获利能力可以看出,公司销售净利润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通过分析利润构成发现,主要是公司管理费用和营业外支出较少的缘故。由此可见,公司的管理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金融业加速下挫,超跌行业受到资金青睐
从上市公司行业二级市场指数表现来看,12月各行业整体继续呈现下跌格局,但跌幅趋缓。其中医药、交通运输设备相关行业表现较为抗跌,金融业12月加速下挫,单月下跌11.85%,居各行业跌幅之首。从2002年全年来看,涨幅较大的行业有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13.73%)、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39%)、汽车制造业(11.68%)、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业(9.97%)和化学肥料制造业(7.74%);跌幅较大的行业有陶瓷制品业(-29.29%)、软件及系统集成(-19.78%)、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17.22%)和日用电器制造业(-16.51%)。两市市盈率进一步走低,以2001年每股收益和2002年12月31日收盘价计算,按全部总股本计算的市盈率和按流通股及净资产计算的市盈率指标已分别由11月底的53.63和27.50下降到50.87和26.78。
从换手率来看,12月A股市场日均换手率为0.59%,与11月基本持平,食品加工业、陶瓷制品业、化学农药制造业、软件及系统集成业和轻工制造业是交投最为活跃的几个行业。而从交易比例/流通比例指标来看,陶瓷制品业、化学农药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软件及系统集成是资金较为青睐的几个行业。这几个行业中,除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外,其他均属2002年跌幅前列的行业,可见,资金有积极介入超跌行业的迹象,投资者应予密切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