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根本没有跟国际接轨,距离相差太远了。”
日前在苏州举办的亚洲资本论坛第5届年会上,经济学家董辅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他说,尽管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近一年了,很多领域都有迅猛的发展,但在期货领域基本上没有新的进展。国内的期货市场规模很小,国内三大期货交易所目前只有一家是盈利的,期货贸易规模小,与中国的经济规模很不相称。由于缺乏期货贸易,国际油价上涨时国内的电力和航空等行业因成本上升很容易出现大面积亏损。
董辅礽认为,我国要及时推出石油、粳米、玉米等新的期货品种,并允许国内企业去国际市场从事期货贸易,进行“套期保值”及“国际投机”,使我国期货贸易得到更快发展。
金融期货创始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永久名誉主席利奥·梅拉梅德在会上发表演讲说,今天,富国与穷国的最大区别,是他们如何自由和有效地运用他们的资源。有效的资本市场,会导致差价缩小、交易量增大和市场的活跃。活跃的市场又反映了更真实的价格,投资人对市场更有信心。结果是,资本的价格会减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秩序也受益匪浅,而期货、期权和其他衍生品市场是发达国家取得经济效益的工具。
韩国期货交易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康炯侯、欧洲期货交易所亚太区总裁毋剑虹及香港交易所副总裁威廉·D·格罗斯曼等也分别在会上发言指出,加入WTO后,中国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与世界经济进一步融合,金融市场应该比过去更加开放,逐步实现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但迄今为止,中国金融业基本上还是银行的存、放、汇,以及证券市场上的证券发行、兑付、交易,这都属于传统业务,不能满足各种经济主体对金融的要求。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汪建熙在会上指出,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出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选择何时推出则必须考虑市场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要考虑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汪建熙说,目前中国期货市场正处于一个逐步好转的阶段可能其过程并不十分迅速发展道路并非十分平坦但总的发展形势是在不断好转。首先是由于我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愈加紧密,市场更加广阔,但现货市场的风险也因此有所增加,所以从市场发展角度来看对期货市场的需求也愈发迫切;其次,国家各有关部门对期货市场的规范运作和期货市场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些新产品已经被批准进入筹备阶段;第三是期货业本身运作越来越规范违法违规现象在逐渐减少;第四是投资者成熟程度在日益提高;第五是市场活跃程度有所提高;第六是监管机构的监管取向日趋市场化、规范化业内目前比较关注的期货条例也在积极修改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