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集团首次以QFII身份买入4家A股公司股票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引发了股市的共振,QFII概念股更是领涨大盘,激起了市场对外资进入A股市场的翩翩联想。但是,有关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我们应该谨慎看待QFII入市及其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追溯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QFII入市的影响,韩国在7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QFII,当时并没有改变股市下跌的趋势,外资入市是越买越套。只是到后来韩国允许外资持有上市公司股权比例上升时,加上90年代全球股市向好,QFII才对韩国股市的上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目前,估计外资在韩国股市中的比例达到了三分之一。相比之下,我国台湾地区引入QFII也经历了与韩国相同的情形,而QFII持有股票出现大涨,也是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科技股疯涨时才出现的。目前,估计外资在我国台湾地区股市的资金比例约在五分之一左右。这表明,首先,QFII入市无法改变股市本身的运行规律。其次,只有当外资的资金融入量达到一定比重后,QFII才会对某一股市产生重要影响;第三,QFII入市很难在短期内改变股市原有的操作理念,也很难很快熟悉当地股市的运行环境,因而QFII入市初期常会出现屡买屡套的市场现象。
由此观之,瑞银买入4家A股公司股票,虽然开了QFII买卖A股第一单的先河,从中可以透露出外资选股的一些标准及操作理念,但对A股市场的短期影响不会太大。因为,目前QFII入市的资金量太小,选择的股票家数也尚少,加上还要受到外汇管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QFII入市很难影响中国股市本身的运行规律及波动方向。
另外,受中国股市本身的特征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不高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外资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可以选择投资的上市公司数量有限。瑞银方面曾表示,今后将更加关注债券尤其是企业债券如可转换债券的投资。所以,瑞银此番买入4家A股公司股票,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至于QFII首次买卖,之所以在昨天的A股市场引起共振,还有其他一些市场原因。其中,一是目前股市缺乏上涨动力及炒作概念,QFII概念股的出现恰恰迎合了市场的某种需求;二是QFII入市的资金量有限,QFII概念股领涨大盘,不排除QFII概念股中原来主力机构的借机表演,以吸引市场的眼球,从中达到长期运作这类股票后套现的目的。所以,对于QFII入市,我们既要表示关注,又要保持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