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数以千计的汽车租赁公司面临尴尬境地。由于没有外来资金的持续支撑,大多数的业务开展陷入困境。在这个敏感的节点上,传出首家合资汽车租赁公司有望于今年年底得到外经贸部正式开业批复的消息。
早就以试点身份上报的这家合资公司,将由上海市安吉汽车租赁公司和国际巨头英国AIVS公司联合组建。此举将给国内汽车租赁行业带来何种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业内人士指出,全球汽车租赁行业巨人在将他们的经营模式带入中国的同时,也将在中国复制他们全球的竞争格局。因此,寻找并挂靠资本"大腕",对国内作坊式汽车租赁业而言,将是迎接这场挑战的重要途径。
市场需求冷热不均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期间,上海安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在原有基础上追加投放了50辆车,使得可供临时租赁的车辆达到了创纪录的300多辆。即便如此,还是供不应求。
如果仅籍此来判断汽车租赁市场状况就大错特错了。据了解,上海汽车(相关,行情)租赁市场上目前常备的汽车总数约为3000辆,而一般平时的需求也就约2000辆。但当黄金周等长假日出现时,市场需求就会迅速超过15000辆,超过常备数目的5倍以上。冷热不均的"季节性"消费,使得汽车租赁公司经营过程中左右为难。
其实,租车是国外很普通的用车方式,出租率稳定均衡。美国克里夫兰市场咨询公司的统计显示,世界各国开办的5000多家汽车租赁公司,2001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000亿美元。其中,日本的汽车租赁规模每年递增20%,美国可供租赁的汽车数量以年均8%的速度递增。日本的一项调查发现,租赁汽车是用户用于降低成本手段中的最重要的一种。日本近年在国外建立了生产和销售基地的中小企业主中,有30%的人没有在当地拥有自己的汽车。这种情况,在我国汽车租赁行业也有同样反映。目前在各汽车租赁企业客户中,三资企业的比例最大。如上海安吉作为上海市22家汽车租赁公司中最大的企业,其10000多会员客户中70%以上为长期包租的商务客户。其之所以能将年营业收入做到6000多万元,主要就是客户的稳定贡献。
随着新车和二手车车价不断"跳水",一些无车者由租车改为买车的消费转向,正使全国各城市中3000多家汽车租赁公司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危机。事实上,即使是上海的汽车租赁行业总体形势也不容乐观,上海目前真正投入运营的租赁车为2000辆左右,尚有1000辆在无人租赁的情况下"空转"。普遍偏低的出租率,让大多数租赁公司只能在生死线上徘徊。北京的情况比上海更加严峻。北京市注册从事汽车租赁的企业有223家,但真正开展业务的只有80多家。
世界公认的"黄金产业",为何在我国变得难以为继呢?朝阳产业难现朝气根据现有的数据简单推算,中国的汽车租赁市场原本也应该庞大到足以令资本垂涎欲滴。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汽车拥有量为1600多万辆,但拥有驾驶执照的人却高达4000多万,而且从数据统计看,这个数字反差还在不断拉大。此外,入境游客形成的租赁汽车需求也非常的庞大。但中国的汽车租赁业为何难以做大?北京市交通局汽车租赁管理处处长张长荣认为,"行业最突出的问题,可用‘小、散、低’三字来概括。"在北京市汽车租赁公司整顿前,2万多辆租赁车辆由240家公司经营,平均每家不到90辆。全上海22家汽车租赁公司中,规模超过1000辆的仅1家;南京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拥有车辆仅100辆。全国所有汽车租赁公司拥有的车辆总和,仅仅是世界第一大的美国Hentz公司汽车拥有量的十分之一。小规模作坊式的经营模式,致使企业间经常为求生存而进行价格战,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
此外,我国汽车租赁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国际上以超大规模和连锁网络化的产业发展潮流相比,无疑不合时宜的。在国际汽车租赁市场上,全球4大汽车租赁公司早已凭借网络优势做起了跨国买卖。据了解,美国Hentz公司和英国AIVS公司分别在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有分公司,美国BUGET公司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有分公司,欧洲的EUROPENCAR在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有分公司。
欲破困局力不从心眼看着汽车租赁市场需求的逐渐膨胀,国内汽车租赁公司也已开始瞄准网络化经营。在国内开始网络化经营最早的公司是北京今日新概念汽车租赁公司,其已在全国44个城市实现联网经营。上海安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在全国拥有近40个连锁合作或加盟网点的基础上,前不久又与浙江国信汽车租赁公司、江苏安吉汽车租赁公司签订了租车客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在苏、浙、沪三地实现异地还车的合作协议……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不同地区的汽车租赁公司,将在车辆替换、遇险救援、维修服务等方面互相协作,形成网络化连结的互动服务,改变目前各地汽车租赁企业孤军奋战的格局。
但是,实现汽车租赁的网络化经营,对资金、管理的要求将成倍的提高,没有实力机构的介入,仅靠现有汽车租赁企业可能勉为其难。因为汽车租赁始终是一个薄利行业。
欧美国家的大型汽车租赁企业,都与汽车生产、销售企业和金融、旅游等产业建立起紧密利益链条,从中掘金。资料显示,美国主要汽车生产企业,30%以上的订单来自于汽车租赁公司。租赁公司和汽车生产厂家之间签订回购合同。租赁公司购买新车使用一二年后再退回给厂商,厂商把回购来的车拿到二手车市场上销售。厂家通过与租赁公司的联手来保持其市场占有率,租赁公司也可以始终将新车租赁给大众,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而目前,国内汽车租赁企业功能单一根本,缺乏形成整合关联资源的能力。
合资公司年底冲刺与外资合资、合作,一直是国内汽车租赁业考虑的问题,只是中国一直没有对外商以独资或合资的方式进入汽车服务贸易领域实行开放。中国甫一入世,有关部门就宣布允许一汽、东风和上汽等三大汽车集团进行汽车服务贸易的试点,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海安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个幸运者。从去年5月开始,上海安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就一直在与英国AIVS公司进行着不间断地磋商合资事宜。
在专家们看来,与国外巨头合资,将会使中国汽车租赁企业产生质的飞跃。据透露,上海安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与AVIS组建的合资公司总投资达6600万美元,双方各持有合资公司50%的股份。上海安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将借鉴国际先进的租赁管理模式扩大市场规模,以5年时间在全国建立220个营销点,供租赁用的轿车、客车达到1.5万辆。上海安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永明看中的显然还不仅是国内的异地租车,而心仪的是与AIVS公司"链接"后,上海的租车客户也可以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异地租车"了。
就在上海安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与英国AIVS公司计划"蜜月"之前,美国Herzt已经悄悄地与北京中汽安华集团展开了合作。今年1月底,安华汽车租赁公司以特许经营的方式挂上了Herzt的品牌。中汽安华的业务网络已于4月与美国Herzt公司的网络并接,下一步将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现有的租赁公司为核心,将Herzt租赁业务向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辐射。
Herzt和AIVS两家公司,分别是全球汽车租赁业中的老大和老二,从他们同样在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分公司上完全可以看出,他们在中国的合资合作行动,是其全球竞争战略的延伸。国内的汽车租赁业格局,将随着这两大巨头的进入而不可避免地出现重新组合。记者陈建军(《上海证券报资本周刊》)
|